大戲骨

581 試探考察(1/3)

    將所有劇本擺放在了桌麵上,安迪眯起了眼睛,可以看到滿臉驚愕的內森,略顯意外的羅伊,還有輕挑眉尾的藍禮,對於這種視覺衝擊製造出來的效果,他很滿意,嗬嗬地輕笑了兩聲,解釋到,“這些項目僅僅隻是表現出了問詢的傾向,又或者是開放了可能性,還不是正式的邀約,就好像當初的’雷神’一樣。”

    一部作品挑選演員可以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如同“抗癌的我”、“超脫”這樣,鎖定了某位演員,這就是他們誌在必得的合作對象,直接就進入交談階段。通過麵對麵的交流交換彼此的想法,看看彼此是否是合適的——也有可能導演原本看好這位演員,麵談之後卻又改變了主意。

    一種則是如同“活埋”、“速度與激/情5”、“太平洋戰爭”這樣,開放試鏡,開放各種可能性,他們可能會向自己感興趣的演員發出邀請,邀請他們前來試鏡,但這一份“邀請”可能會發給十幾位不同的演員,同時還會等待那些陌生的演員主動上門自薦。公開招募這算是這種。

    安迪今帶來的這些劇本,就屬於後者。對於商業電影來,藍禮的自我證明依舊不夠,還達不到前者的級別。

    可盡管如此,這依舊不可思議。畢竟藍禮現在才出演了一部商業電影而已,就順風順水地取得了成功,進入了各大電影公司的視線。如此一來,安迪主動向電影項目推薦藍禮也好,電影公司主動邀請藍禮試鏡也罷,機會都呈現出幾何倍數的增長,發展的可能性一下就打開了局麵。

    六、七個存在合作可能的潛在商業電影項目?如此水準絕對是當下好萊塢的一線標準,可能就連湯姆-克魯斯、羅伯特-唐尼這些頂級票房巨星也無法比擬。倒不是藍禮的票房潛力比他們更加出色,而是藍禮的角色可能性比他們更加豐富,潛在的合作選項自然也就更多。

    “這些項目我僅僅隻是初步挑了挑,劇本並沒有詳細閱讀。”安迪的目光落在了藍禮身上,歸根結底,出演什麽作品,以什麽片酬水準出演,這還是由藍禮拍板決定的,“不過我綜合考慮了一下題材、角色、投資規模,認為它們是存在發展可能的。”

    藍禮沒有著急著發表觀點,隻是靜靜地看著安迪,倒是坐在旁邊的羅伊主動開口詢問到,“那麽片酬呢?你有一個詳細的規劃嗎?”這是作為經理人必須關心的焦點。

    “是的。”安迪笑眯眯地回答到,視線意味深長地在藍禮身上頓了頓,而後看向了羅伊,“六百萬到一千兩百萬。如果是環球影業的話,六百萬是底線;但如果是華納兄弟的話,我會努力爭取一千萬。”

    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這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華納兄弟對於視效大片有著執念,特別敢於投資;比如,二十世紀福克斯對於大牌導演領銜的項目格外信任,出手闊綽;比如迪士尼對於可以衍生出周邊的闔家歡樂作品,出手果敢。

    自然而然,在爭取片酬的時候,策略也有所不同。

    更何況,安迪所的情況還有所不同,環球影業的話,可能終究還是並列主角,與範-迪塞爾、保羅-沃克並駕齊驅,片酬必須有更全方位的考量;而華納兄弟的項目,可能就是全新的主角項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