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九八一章 終將改變(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船廠匠士以上人等,皆晉一級俸祿給付,匠師以上皆賞經世銀行銀圓票一千!海軍都督府訂購之剩餘戰船,務令兩年之內盡快完工!”

    崇禎皇帝說完了這話,張可大、沈廷揚連忙謝恩領旨。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也不等其他隨行大臣們有什麽反應,一邊想著一邊繼續說道:

    “此外,海軍都督府之前奏請,將遼東水師、天津水師、登萊水師全部納入海軍直接指揮之下,此舉很好,朕也早已批準!隻是這麽做,今日看來仍舊不夠!

    “以朕之見,遼東、天津、登萊三支水師,今後仍可分駐覺華島、大沽口與登州港三地,不過其編製體製,卻需軍機處和海軍都督府更進一步用力整合!

    “三支水師之各水師營頭及其所部舟師官弁,並海戰、輸送、補給等各類兵船,若無必要,則可保持不變!

    “然而各個水師營頭之上,卻須統一編配海軍官將,務令水師全軍之編製體製、軍法號令嚴格如一!唯有如此,到得大用之時,軍機處與海軍都督府方能如臂使指!

    “至於三地水師營之上所設之官製軍職如何,是采舊有之水師之名更好,還是新設為一支艦隊更好,甚而至於新設之艦隊其全員官弁幾何、炮艦幾何,各類海戰、輸送、補給船舶幾何,等等,諸如此類事務,海軍都督府要盡快遞呈條陳,交軍機處議定報朕!”

    這一次,崇禎皇帝親眼看到了海試歸來的第一艘大福級戰船定海號之後,心裏踏實了許多。

    當然,類似這樣三層甲板的荷蘭夾板炮艦,在泰西諸國的海軍艦隊之中,隻能算是普普通通,並不是最先進的類型,不過對於如今的大明朝來說,有個十艘八艘這樣的戰船,對付眼前的敵人卻是足夠了。

    心中大定之下,崇禎皇帝心情不錯,在接下來的兩天裏,帶著陪同的大臣們,就在這個簡陋的造船廠裏,暫時駐紮了下來。

    在這期間,崇禎皇帝還聽取了監事內臣的報告,接見了範德烈、托馬斯-德萊福爾等有功的荷蘭紅毛夷人,以及黃斌卿、黃仲榮和船廠中堅陳氏三兄弟,以天子之尊親自對他們勉勵了一番。

    崇禎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崇禎皇帝還帶著一行眾人浩浩蕩蕩地去了趟大沽口,站在永樂年間就修築起來的大沽口炮台之上,眺望大海良久。

    如果曆史不能改變,那麽二百多年以後,大沽口外這處平靜的海麵,將會成為華夏民族苦難與恥辱的一個重要源頭。

    一個接著一個外敵的炮艦,將從這裏駛入大沽口,登陸京畿之地,甚至占領北京城。

    這樣的下場必須改變,而這一世也終將改變。

    如今的大沽口炮台,自是海軍都督府和直隸總督府的重中之重,不僅永樂年間建造的炮台得到了水泥混凝土的加固,而且炮台上那些陳舊的大將軍炮,也全都換成了清一色的新式大炮。

    累計一百二十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和一百六十門崇禎一式後裝子母滑膛炮,將大沽口以及大沽口南北沿海沿河所有適宜艦船停泊與登陸的地區,封鎖得密不透風。

    海軍都督府這種嚴防死守而非主動出擊的戰略思路,是大明朝麵對海洋之時的一貫思路。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即使想要改變,也不會是短期就能見效的事情。

    不過,欲攻先守的做法本身也沒有什麽大錯。

    崇禎皇帝在大沽口期間,倒是沒有挑出什麽大的毛病,除了接見勉勵了一番黃龍麾下守備以上的將校官佐之外,未作過多停留。

    崇禎四年二月三十日一早,崇禎皇帝的車駕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大沽口船廠,當日在天津城內略作停留補充,即脫離了天津通往通州的水泥路官道,轉而往北,朝著遵化東南部的白冶城而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