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九五二章 還有用處(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且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之間的戰爭,同樣曠日持久。

    這場發生在歐洲的戰爭,正是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之間著名的三十年戰爭。

    與此同時,西班牙人與崛起的法國之間也存在領土糾紛,兩國在比利牛斯山北麓的邊境地區,小規模的戰鬥不斷發生。

    所有這一切,都消耗著和牽製著西班牙國內大量的金錢與軍隊。

    曆史上就是崇禎十三年十二月的時候,即公元一六四零年十二月,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承認了葡萄牙的獨立,讓出了葡萄牙國王的封號。

    到了公元一六四八年的時候,西班牙被荷蘭人的獨立戰爭折磨得筋疲力盡,終於結束了與荷蘭之間的三十年戰爭,承認了荷蘭的獨立。

    西班牙人之所以被迫承認葡萄牙與荷蘭的獨立,不是因為別的原因,而是為了他們要集中全力與崛起的法國人開戰。

    就在承認了荷蘭的獨立之後,西班牙人調集大軍,立刻與法國人開戰,這一仗打了十一年。

    從公元一六四八年一直打到了公元一六五九年,直到被迫與法國簽訂了比利牛斯條約,劃定了兩國在後世的邊界為止。

    這也就是說,至少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原本曆史上的滿清順治十六年之前,如今的崇禎皇帝可以不必擔心西班牙人會對大明朝發動大規模的報複戰爭。

    而原本的曆史上,情況也正是如此。

    當荷蘭人在東番島上突然出兵驅逐了西班牙人之後,西班牙人從此收縮兵力,他們在東亞地區的殖民行動也止步於菲律賓。

    對於這個情況,如今的這位崇禎皇帝當然是知道的,不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層卻不可能事先知道。

    所以,在他們驅逐了東番島北部的西班牙人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巴達維亞的總督府,就開始擔心並防範西班牙人的報複了。

    於是,那些從巴達維亞調集過來北上作戰的荷蘭戰船與雇傭兵們,在取得東番島的聯合作戰勝利之後不久,就跟著西班牙人的步伐,被調回到了巴達維亞一帶。

    而那個“善於”與大明朝打交道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高級貿易代表畢德諾,也在取得了東番島上的勝利之後不久,正式取代了熱蘭遮堡的漢斯-普特曼斯,成為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東番島一帶的荷蘭總督。

    同時,其總督府的位置,也從熱蘭遮堡北上,最終遷移到了西班牙人修建的聖洛倫佐城中。

    鄭家在東番島南部大力興建的大員城,讓畢德諾深深地感受到了鄭家軍隊的威脅。

    熱蘭遮堡與大員城之間隻隔著一道並不太寬的海灣,一旦將來鄭家與他們翻臉,那麽熱蘭遮就又將處在鄭家水陸軍隊的圍困之中。

    尤其在取得了與大明朝在廣州與登州港合法通商的權利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下一個目標,隨即轉向了日本,已經沒有必要非得在熱蘭遮堡這個地方駐紮軍隊,與鄭家勢力對峙下去了。

    相比之下,聖洛倫佐城的位置,對於荷蘭人來說就好上了不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