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九三七章 不見動靜(1/3)

    每當到了冬季的時候,特別是明朝崇禎年間的冬季,不管是鴨綠江的江麵,還是圖們江的江麵,在進入十一月下旬以後,都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層。X

    最冷的時候,冰層可達四五尺厚,水量稍微少一點的地方,或者河道稍微淺一點兒的地方,更會從江麵直接凍到江底。

    這樣厚度的冰層,別說是人馬車輛了,就是重大三四千斤的巨炮,也能夠通過江麵直接運送到對岸上去。

    以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是東江鎮各路人馬提防著建虜八旗軍隊踏冰過江前來進攻的關鍵時期。

    而往年,建虜後金國的八旗軍隊,也的確總是會趁著這樣的機會,對周邊的明軍發起進攻。

    但是崇禎三年十一月末的朝鮮半島方向,當北邊的圖們江和南邊的鴨綠江,全部都凍得結結實實的時候,建虜後金國內負責鎮守鴨綠江沿線的鑲藍旗軍隊,以及負責鎮守圖們江沿線的新晉貝勒布顏代所部軍隊,卻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相反,不管是鑲藍旗的旗主濟爾哈朗,還是烏魯特部貝勒布顏代,全都提心吊膽地監視著江麵,擔心對麵的明軍乘著江麵結冰,運送巨炮過江往西,前來發起進攻。

    對岸的明軍或許不清楚鎮江堡一線的情況,但是濟爾哈朗這個鑲藍旗的旗主卻是知道的。

    作為建虜後金國內鎮守鴨綠江一線的八旗常備軍隊,鑲藍旗的各個牛錄已經在鴨綠江的西岸地區衣不解甲地堅守一年半了。

    而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裏,除了黃台吉當初率軍出征蒙古與明國之前,給了鑲藍旗一定的糧草補充之外,就再也沒有給過什麽補給。

    鑲藍旗旗下的人馬,倒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積存。

    但是經過前期的戰事與這一年來衣不解甲的堅守消耗之後,鑲藍旗的全體旗丁與披甲人都雲集在鴨綠江西岸的城堡裏麵,隻管作戰,不事生產,即使有再多的積存,也不夠他們人吃馬嚼的。

    這樣的情況擱在以前,是能夠通過戰爭掠奪的方式解決的。

    而且在過去的十多年裏,建虜後金國的八旗子弟們,也很少會為了吃穿用度的事情發愁。

    一來,每個旗丁與披甲人的家裏,都有大量搶來的漢人、朝鮮人或者蒙古人充當包衣奴才,給他們耕種土地,放牧馬匹牛羊,伺候他們。

    二來,建虜八旗的各支軍隊,幾乎每一支都能夠通過搶劫和擄掠的方式,從周邊的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以及北方的野人女真各部,搶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比如人口,牛羊,以及東珠、毛皮、參茸等物。

    類似東珠、毛皮、參茸這些東西,要麽作為財富賞賜給有功的部下旗丁或者披甲人,要麽就用來跟北上求財的山西商人或者東江、遼東一些將領家的商號貿易,以便換取其他衣食等急需之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