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八五九章 全線壓上(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與此同時,一直駐兵慶陽的武安伯王廷臣,也終於率領著麾下得到了大量軍備物資補充的三千營騎兵,與三千慶陽兵一起,累計馬步軍萬餘人,大舉西進,前往奪取平涼與慶陽之間的最後一道屏障鎮原。

    奉命駐守鎮原為闖王高迎祥看守後路的劉希堯,見官軍來勢洶洶,居然一戰未打,就帶著麾下部眾聞風而逃,留給了官軍一座空城。

    武安伯王廷臣順利取得了鎮原之後,派出手下的幾個悍將虎大威、猛如虎、吳三桂,各帶麾下精銳人馬分路西進平涼城外圍哨探,使得平涼城中一夕數驚、人心惶惶。

    除了北線發生的這一係列變化之外,陝西巡撫洪承疇、陝西總兵官王承恩、鎮守漢中的前臨洮鎮總兵官董誌義等負責的東線與南線,也紛紛有了動靜。

    洪承疇親自率領麾下也已經全部改編成了火槍營的精銳撫標,從西安府北上邠縣,與原本就駐守在邠縣一帶的陝軍楊世恩部會合。

    一直駐兵在鳳翔府的陝西總兵官王承恩,則率領麾下陝西鎮軍,沿著渭水西進秦州府的府城所在地天水。

    同樣,當初帶著原來臨洮鎮的官軍主力移防漢中的總兵董誌義、監軍韓一良兩個人,也終於等到了向西進軍的命令,派了麾下參將潘雲騰率領所部為先鋒,從階州(直隸州,後世隴南市)出兵,沿著白龍江一路西進,使得自封泯州指揮使的木速蠻兵變首領丁國棟收攏兵力,全線退守泯州。

    潘雲騰順利率軍占據西固城(後世隴南舟曲縣)之後,董誌義親率漢中鎮主力大軍七千餘人進駐階州,整個隴南的形勢也為之一變。

    原臨洮鎮總兵董誌義與監軍禦史韓一良,自從洮州兵變發生之後,心裏一直忐忑不安,擔心朝廷因此治罪他們。

    因為參與洮州兵變的那些趙大胤的部將,都曾是他們治理下的臨洮鎮的將領,雖說都是木速蠻土官,但畢竟曾是他們的麾下,如今發起連番的兵變,按照大明朝過去的規矩,他們倆一個是總兵,一個是監軍,誰也逃脫不了被處置的下場。

    因此,為了自證清白,洮州兵變的消息傳到漢中,兩個人一邊派了漢中守將潘雲騰駐兵漢中最西麵即陝甘邊界的略陽,另一邊先後分別上書了三次,請命帶兵回師臨洮,前去平叛。

    但是,他們的上書請命,都被拒絕。

    第一次是被陝西巡撫洪承疇所拒絕,第二次是被三邊總督袁崇煥所拒絕,而第三次,則是監軍禦史動用密折渠道,繞開洪承疇與袁崇煥,直接上書給崇禎皇帝,卻同樣被否決。

    一開始,他們以為,這是朝廷要全力以赴應對建虜大舉入侵,準備招安洮州、泯州、河州等地的兵變亂軍。

    直到後來陝北流賊竄入甘肅平涼,而三邊總督府又發布了告木速蠻書,他們才知道,遠在京師的崇禎皇帝這是在醞釀著要根除西北邊地的木速蠻之患,從此方才心中略定。

    五月以來,來自北方河套之地的大批鄂爾多斯蒙古人,趕著羊群曉行夜宿地,來到了漢中府的地界。

    坐鎮漢中的總兵董誌義、監軍禦史韓一良,為了立功,從接應、護送到營地設置、飲食安排,每一樣都無不盡心盡力。

    到了五月底六月初的時候,總算將這累計四萬多人的遷徙隊伍,送出了漢中府的地界。

    這件事情幹完了之後,他們很快就接到了陝西巡撫洪承疇的軍令,令他們立刻進軍階州,迫使盤踞在泯州一帶的木速蠻亂軍亂民向西收縮。

    到了六月中旬的時候,環繞在甘肅南部東線、南線、北線的近十萬官軍,全部按照軍機大臣東勝侯李邦華當初在花馬池與眾人定下的方略,達成了各自的目標。

    西北的木速蠻之亂,終於到了動手解決的時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