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八四九章 有喜有憂(1/3)

    崇禎三年六月初一日的建極殿朔日朝會之上,崇禎皇帝讓兵部尚書南居益例行公事地公布了朝廷對五軍都督府的改組情況,公布了對五軍都督府都督、護軍人選的考慮,以及隨之而來的一係列人事任免。

    說起來,大明朝之前的很多製度安排或者說很多朝堂的慣例,很難一言以蔽之地說它是好的,或者是壞的。

    比如說大明朝的國家大事,尤其是中後期之後,但凡是國家大事,一般來說,都是先交部議,部議之後交內閣,內閣有了一致意見之後交司禮監,如果司禮監這邊一切順利,那就交給皇帝,皇帝認可了還不行,還要拿到朝會之上訴諸廷議,主要是交給科道言官們來檢討得失,直到廷議通過了,才算是進入真正的落實環節。

    當國家承平之時,有的是時間可以花費在這個程序上麵,這樣的一套製度設計,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惡政的出台。

    正德皇帝在位的時候,一天到晚不著調,朝廷按照這個相互製衡的官僚體係正常運轉,將許多事情處理得也不錯。

    到萬曆皇帝在位的時候,連著二三十年的時間都不上朝,許多大臣都沒見過皇帝長什麽樣兒,就這樣,大明朝的朝堂還是正常運轉,甚至還打贏了好幾場戰爭。

    但是,到了萬曆末期以後,特別是到了崇禎年間,整個國家內憂外患已經嚴重到了快要積重難返的時候,外有強敵,內有黨爭,這樣的一套製度安排,就明顯運行不下去了。

    因為任何事情都很難會讓所有的人滿意,特別是朝堂之上有黨爭的情況,一件事情一旦拿到了朝堂之上公開接受討論,那麽這個事情多半就要胎死腹中。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雖然采取了很多措施,讓如今的朝政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但是當這些傾注了自己心血的方案拿到朝堂之上公開討論的時候,心裏還是有點忐忑。

    不過結果還好,朝會上的相關各方討論得的確很激烈,但是主要的問題,卻都集中在四川巡撫尹同皋、山西巡撫張曉、保定巡撫丁魁楚的任免,以及其中山西、四川巡撫的繼任人選上。

    與此同時,朝會討論的焦點也集中在了都督府左右護軍左右參軍這些督府監軍文官的品級問題之上。

    崇禎皇帝之前針對各科道言官的壓製與限權,還是發揮了作用的。

    如今的朝會,與過去不同了,再也沒有什麽人敢於隨意地對皇帝的決定提出質疑,或者是對於皇帝已經決心推行的政策,隨便發表反對意見了。

    而且經過三年來的朝堂鬥爭,如今這些還能站立在朝堂之上,參與建極殿朝會的五軍六部各院寺府副職以上高官,都摸透了崇禎皇帝的脾氣。

    如今這位聖上,對於朝堂上的各種批評和反對意見,看似聽得進去,似乎很有包容之心,輕易不會在朝堂議事的時候,對反對者動用廷杖這樣的殺器。

    包括當初朝中發生群臣集體前往端門請願這樣的大事之後,皇帝得勝歸來,也沒有真正的追究責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