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八二九章 過門不入(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到了三月末四月初的時候,關外東北曠野上的氣候,也已經不再嚴寒。

    雖然遠近山嶺上、田野上的冰雪,仍然沒有完全消融,但是此時的遼河以北也已是陽光明媚、春風送暖。

    與當初頂風冒雪北上車臣汗部相比,從鐵嶺行軍南下,回師遼沈腹地的沈陽城,已經不再是一種折磨了。

    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冰雪融化之後,南來北往的道路十分泥濘,經過前軍馬隊的踩踏,到處都是爛泥。

    本就旗鼓不全、衣甲破爛的兩黃旗人馬,此番快速行軍南下,搞得是人人一身泥水,看起來一個個形同乞丐、肮髒不堪,再也沒有了當初從沈陽城中誓師出征時的那種光鮮與氣派。

    莽古爾泰、冷僧機等人,領著正藍旗的近五千人馬,與兩黃旗的近萬人馬,始終保持著三四裏的距離,跟在後麵不疾不徐地一同南下。

    正藍旗因為有了撤退北上之前在殺胡口內的那一次燒殺搶掠,所以人人都分得了不少的金銀。

    也因此,在撤回遼東的路上,正藍旗下的人馬與兩黃旗、鑲紅旗相比起來,雖然一樣的神情疲憊、灰頭土臉,但是整體上的士氣,一直保持得還算不錯。

    鐵嶺距離沈陽並不遙遠,不過一百多裏地而已,擱在後世,不過是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但是在這個時代,黃台吉領著的這支八旗騎兵,卻走了差不多一天。

    四月初一的清晨一大早,鑲黃旗在前,正黃旗居中,正藍旗在後,大軍啟程出發,到了當日下午的申時左右,日頭已經開始西下,黃台吉一行走走停停,終於到了沈陽城的大北門外。

    作為鑲黃旗下前鋒營牛錄額真的鼇拜,早已率令一部人馬提前抵達了沈陽城中報信。

    等到黃台吉一行到達的時候,以大貝勒代善為首留守沈陽的八旗權貴大臣巴布泰、巴布海、達海、希福等等,一批人齊聚在泥濘的沈陽城大北門外,跪在泥地裏迎候。

    黃台吉騎在馬上,看見了跪在最前麵的大貝勒代善,一直打馬走到跟前,然後下馬,親自將代善從泥濘中扶起,讓侍衛在側的阿哈旦牽過來一匹馬,交到代善的手中。

    然後,黃台吉一句話沒說,在阿哈旦等人的扶持下重新翻身上馬,在一眾正黃旗護軍擺牙喇的簇擁之下,穿過迎候在大北門的八旗權貴,徑直進了沈陽城。

    若是擱在過去,代善能夠親自出來迎接,就已經算是興師動眾,很給黃台吉這個大汗麵子了,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如此自降身份,跪在泥水之中迎候大汗歸來,更別說這個大汗還是領著一支敗軍歸來了。

    而他之所以這麽做,當然有他的考慮。

    首先,黃台吉當初率軍誓師出征的時候,可是把留守遼東腹地的重任,交托到了他的肩上。

    在黃台吉走了之後,遼西一線倒是一直平靜,遼東督師府麾下的遼東鎮五路軍隊,除了擺出一副圍攻大淩河的姿態,然後蓄勢待發,圍而不攻之外,並沒有什麽大的動作。

    然而與相對平靜的西線相比,南線和東線卻是戰火連綿,登萊鎮和東江鎮的明軍偏師不斷地朝著大金國的後方腹地發動進攻,搞得代善按下葫蘆浮起瓢,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其中最嚴重的事件,莫過於赫圖阿拉老城的被毀,以及鑲白旗旗主多鐸的兵敗身死了。

    這兩個事件的發生,讓代善心裏十分不安。

    黃台吉雖然是在他的鼎力支持之下繼承汗位並有了今天的,但是他卻也十分了解這個弟弟的心性。

    隻要有扳倒或者削弱八旗其他旗主的機會,這個弟弟就肯定不會放過。

    如今自己留守後方,卻搞得一團糟,雖然真正的戰略要地,隻丟了一個複州城,但是赫圖阿拉老城的被毀和多鐸的死,影響卻極為惡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