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八一五章 無話可說(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故聖人上賢不離古,順俗而不偏宜!

    “易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此之謂也!”

    茅元儀慷慨激昂縱橫捭闔地說完這番話,建極殿中一片沉寂,而崇禎皇帝也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浪費更多的時間。

    畢竟改不改的問題,隻要皇帝下定了決心,其他人就是有意見也沒有用。

    因為這個時代所謂的國事,說到底,都還是皇帝的家事。

    當年嘉靖皇帝即位之後曆時多年的所謂大禮儀事件,大部分的朝臣都站在皇帝的對立麵,然而到最後還不是一個個在廷杖和重壓之下選擇了屈服。

    而這個兵製改革的事情,與文臣的利益根本不沾邊,五軍都督府裏的那些世襲勳貴們都服軟了,其他人還有什麽可說的。

    因此,當茅元儀話音一落,崇禎皇帝掃視殿中,見無人接話,立刻說道:“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茅愛卿此言乃至理也!甚合朕意!”

    崇禎皇帝一發話,殿中氣氛一振,武班勳貴們個個支起了耳朵,等著皇帝說出兵製革新的重中之重來。

    自從皇帝提出革新兵製的事頭以來,已經過去了半個來月了,朝野之間議論紛紛,雖然皇帝、內閣和軍機處都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沒有明確說法本身,就說明這件事情已經處在了醞釀籌謀之中。

    這次朝會一開始,就是這個議題,而且隻有這個議題,於是人人都知道,改不改的問題早已經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怎麽改的問題。

    此時,殿中文武大臣見一直靜聽朝臣議論的崇禎皇帝終於發了話,當下都是側耳細聽。

    隻聽皇帝說道:“兵製革新之事,近來朝野之間議論紛紛,朕亦思之良久。祖宗之製,當其時也,皆為良法,之所以稍加變動,正為時移世易,不變不足以應付時局!

    “然而朕之所謂變者,既非為變而變,更非改弦更張!朕前番於武英殿中所言,即一官不免、一員不裁、一餉不減諸語,內閣中書與軍機舍人條條記錄在案。朕金口玉言,不會改變!”

    親耳聽聞崇禎皇帝說出這話,一直忐忑不安地站立在張惟賢身後的勳貴武臣們,人人都是鬆了一口氣,反倒是文臣這邊一陣嘩然。

    革新不就是調整人事、裁汰冗員、壓減餉額、節省開支嗎?

    既然說兵製革新,卻又說一官不免、一員不裁、一餉不減,那你還能革新什麽?

    不過,不等殿中群臣再有其他反應,崇禎皇帝就緊接著說道:

    “今日,朕就將這些日子以來的所思所想,明白說與卿等知道。今後五軍都督府,仍為五軍都督府,隻是今後之五軍,並非往日之五軍!”

    皇帝這話說完,殿中迅速恢複安靜,人人屏息靜氣地聽著皇帝說話,隻聽皇帝繼續說道:

    “朕決意,將如今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之五軍都督府,改為邊軍、內衛、近衛、海軍、後備之五軍都督府。

    “邊軍,即邊衛軍都督府,但凡九邊各鎮所屬邊軍營兵及邊地都司衛所,皆歸其節製指揮。

    “內衛,即內衛軍都督府,但凡內地鎮守總兵、都司衛所及西南各地土兵,皆歸其節製指揮。

    “近衛,即近衛軍都督府,近衛第一鎮、第二鎮之新軍,經過居庸關及宣大抗虜之血戰,成效已得驗證,其戰力之勝於衛所軍丁者倍矣!

    “然近衛軍第一鎮、第二鎮新軍,既非衛所世兵,又非普通所募之營兵,且兩者互不統屬,統一指揮不便。

    “近衛軍都督府設立之後,近衛軍第一鎮二鎮,以至於今後之三鎮四鎮等等,悉歸其節製指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