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七六八章 死裏逃生(1/2)

    祖克勇在前往京師的路上一路宣揚的河套大捷,雖然也可以稱之為大捷,但實際上卻並沒有發生什麽了不得的大戰。

    當初林丹汗放棄歸化城,率領能夠帶走的察哈爾人往西逃竄之後,建虜占據了歸化城。

    隨後不久,黃台吉又下令以阿巴泰所部為首,帶著來自漠北車臣汗部的巴布台吉所部騎兵,以及李永芳部、孔果爾部一共一萬五千餘騎,組成了西路軍前去追擊。

    十天之後,阿巴泰等人率領的建虜西路軍,在包克圖東北一片山嶺附近,追上林丹汗所帶的察哈爾部後隊人馬。

    包克圖,是烏拉特部蒙古人和鄂爾多斯諸部蒙古人,對黃河北岸這篇高地草原的稱呼。

    包克圖的蒙語意思,是有鹿的地方。

    這個地方,後世根據蒙語讀音的直譯,稱之為包頭。

    然而,被蒙古人稱呼為包克圖的這個地方,早在秦漢之際,就是華夏王朝的版圖。

    因此,它有一個完全是古色古香、漢風漢韻的名字,這個名字叫九原。

    從地理位置上來,九原是黃土高原的一部分,而不是蒙古草原的一部分。

    但是在後世的時候,沒有人記得這一點,都以為包頭是蒙古人的地方,蒙古人是此地的原住民。

    這種看法很通行,但卻與曆史事實相差甚遠。

    林丹汗丟下他的庫庫和屯城西逃的路上,就是在這裏被阿巴泰率軍追上。

    若是林丹汗敢於停下西遷的腳步,集中全力回頭與阿巴泰一戰,那麽他未嚐不能取得勝利。

    畢竟這個時候,跟著他向西撤退的人馬之中滿打滿算還有三萬餘人的青壯騎兵,而阿巴泰的人馬雖然裝備略好,但也隻有一萬五千騎。

    雙方之間雖然說不上兵力懸殊,但是三萬對一萬五,還是有著很大的獲勝機會的。

    可惜的是,之前連庫庫和屯這樣的堅城都不敢堅守的林丹汗,在逃過了哈屯河之後,完全喪了膽。

    當一路上負責率軍斷後的察哈爾中軍萬戶貴英恰,將其後隊發現建虜騎兵前哨的消息,連忙報告給林丹汗的時候,林丹汗再一次驚慌失措地搶先倉皇撤離。

    與此同時,他也沒忘了在臨行之際傳令,留下了他的麾下最得力的將領貴英恰、博爾忽、桑阿爾寨等人,率領相對比較精銳的鐵槊科諾特十蘇木騎兵,在包克圖外圍攔截建虜的追兵。

    包克圖東北方的那一戰,從中午時分打到天昏地暗,兩支草原上以騎兵為主的軍隊,相互對衝、追擊和拚殺。

    阿巴泰率領的追擊一方,左衝右突,士氣高漲,始終不肯放棄眼看著就要到手的勝利。

    而奉命斷後的貴英恰等人率領的攔截一方,則拚死阻擊,人人奮戰,隻希望給讓自己的大汗和自己的妻子兒女們安然渡河逃亡。

    包克圖的南邊數裏之外,就是這個季節已經完全冰封了的黃河。

    黃河在這個開闊的地方,河麵十分寬廣,在冬季枯水的時候,河麵上有著許多長滿了蘆葦的沙洲。

    即便是在後世的冬季,這個地方的黃河河段也要結冰。

    尤其是在崇禎年間的這個季節之中,包克圖一帶的大小河流,都已經早早地結上了厚厚的冰層。

    林丹汗原本並不信任鄂爾多斯諸部的忠誠,畢竟被他驅逐出庫庫和屯的順義王,眼下還在鄂爾多斯部停留。

    與此同時,鄂爾多斯部的濟農額璘臣之前也與林丹汗多有齟齬。

    雖然被林丹廢除掉的濟農職位,後來又被林丹汗讓人傳令恢複了。

    但是當初因為林丹汗率部霸占漠南而結下的仇怨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