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七六七章 河套消息(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每個地方都要在當地的通衢大道之上,立起一通漢奸碑來,將這些人的漢奸罪行昭告世人,警示後人。

    許盡忠年近三十,是貴州總兵官許成名的長子。

    因為許成名在平定水西奢安之亂前期的功勞,許盡忠被增補為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

    等到水西之亂平定之後,朱燮元被封為靖南侯,秦良玉被封為忠武侯,而且同為總兵官的侯良柱也被封為了定彝伯,功勞差不多大小的許成名沒有得到爵位。

    於是崇禎皇帝就又將剛剛赴任錦衣衛北鎮撫司的許盡忠,越級提拔為了千戶,算是對許成名的一點安慰。

    錦衣衛千戶看起來官職不小,但是對於許盡忠來說,若不是皇帝親封的千戶,其實算不了什麽。

    因為出身於衛所世家的他,自從出生以來,就是世襲的貴州都司威清衛指揮使,指揮使比千戶高了不知多少級別。

    之所以這個威清衛世襲指揮使看起來沒有錦衣衛千戶厲害,不過是因為錦衣衛是皇帝親軍,能在裏麵當上千戶的,都是皇帝的絕對心腹。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之所以放心提拔許成名,正是因為許氏在原本曆史上對崇禎皇帝以及大明朝廷的忠誠。

    這一次,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潤,在錦衣衛大同千戶所千戶的位置上,出了那麽大的紕漏,自然不能再在大同待著了。

    崇禎皇帝在離開居庸關返回京師之後,已經遣人下令免掉了祖澤潤的錦衣衛大同千戶所千戶的職務,令其年後入京師國子監學習。

    如今祖澤潤已經老老實實地來到京師,進入了國子監上舍,與來自朝鮮的綾原大君李俌等人成為同窗,而接替他的人選,就是許盡忠這個與九邊各鎮都毫無關聯的人。

    同樣也是在許盡忠帶著範永鬥等漢奸的頭顱,走德勝門離開京師,前往宣府大同方向去的時候,在京師德勝門外,看見了一支身背紅旗傳遞軍情的隊伍,正快馬加鞭地跑來。

    這支人馬的領隊正是祖大壽軍中以悍勇聞名的祖克勇,不過許盡忠並不認識。

    但是祖克勇一邊高舉令牌策馬奔馳,一邊大聲呼喊的聲音卻異常清晰地傳入到了他的耳朵之中。

    “河套大捷!官軍收複河套!河套大捷!官軍收複河套!”

    到了當天傍晚的時候,官軍收複河套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京師的幾乎每個角落,甚至是遠在通州城內的皇明忠義講武堂內,都想起了一陣一陣歡呼萬歲歡慶勝利的呼喊之聲!

    大明朝距離完全失去河套之地已經一百多年了,曾經有許多名臣良將想過要收回河套,可惜的是,沒有一次能夠堅持到底,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功敗垂成。

    收複河套,許多年來,都是大明朝文武大臣的一塊心病,甚至已經成為了大明朝中興的一個象征性的標誌了。

    雖然失去河套百餘年了,時光蹉跎,五軍六部不少臣子已經淡忘了那塊土地,不少人已經放棄了那個念想,但是每每想要有一番振作,有一番作為,需要許下一個宏願的時候,他們總還是會望向西北,會想到河套這個地方。

    也因此,當祖克勇手持令牌、騎著快馬,奔入城中,沿途高呼河套大捷之後,京師城中的臣民百姓,比當初聽聞皇帝率領大軍在居庸關擊敗來犯之敵,還要歡欣鼓舞!

    一樣歡欣鼓舞的,當然還有紫禁城中的崇禎皇帝。

    雖然在得知黃台吉率領建虜剩下的軍隊,突圍撤離了歸化城之後,崇禎皇帝就知道,恢複河套地區,不過是個時間問題,但是當這個消息真的被李邦華派回來報捷的信使,實實在在地送到了自己麵前的時候,仍然感到由衷的高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