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七二七章 賊情複熾(1/3)

    曾經與高迎祥平起平坐而如今實力大受損失的老回回馬守應,也不得不領著回回營所剩不多的人馬,向高迎祥表示了效忠歸順。

    一同表示效忠歸順的,當然還有張獻忠這個西營八大王了。

    誰讓高迎祥的闖營如今擁有著各路“義軍”隊伍之中最多的糧食呢。

    因為事先有所準備,高迎祥麾下的闖營雖然在出城西逃特別是渡河的過程中,丟棄了大量的糧草財物,但是等到這些人倉皇西逃之後,終究還是高迎祥的麾下運送過河的糧草多。

    這些流賊差不多都有過上山落草的經曆,知道在官軍圍困的情況下,什麽東西最珍貴。

    也因此,逃進了群山深處之後,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高迎祥很快就成為了這數股流賊名義上的共主。

    不過高迎祥這個人,懂得一些韜光養晦的道理,在眾人紛紛勸說他更換一個響亮名號的時候,他堅持使用已經叫響了的名號,隻是繼續自稱闖王而已。

    李自成雖然自立門戶了,但仍帶著自己的人馬,一如既往地緊緊追隨在高迎祥的左右,仍是自稱“闖將”,將自己的營頭稱為“闖將營”,以示追隨闖王、效忠闖王之意。

    從五月到十一月,在長達半年之久的時間裏,有過上山落草經驗的高迎祥,帶著這些個躲進群山深處的大大小小的流賊營頭,與延綏鎮、山西鎮進山圍剿的軍隊,斷斷續續地玩著躲貓貓的遊戲。

    在晉北群山深處的茫茫山林溝壑之中,這些大大小小的流賊營頭東躲西藏,就是不與圍剿的官軍照麵打硬仗。

    李邦華也好,孫傳庭也好,已經下令山西鎮和延綏鎮的軍隊多次進山圍剿,可是每一次都是無功而返,要麽完全找不到流賊的蹤影,要麽就是流賊一擊即走,帶著官軍在群山深處兜圈子,直到官軍一次次糧盡而退。

    幾次進山圍剿無果之後,李邦華、孫傳庭等人也更改了策略,不在寄希望畢其功於一役了,而是步步為營,開始指揮軍隊,雇傭民夫,在流賊出沒的群山外麵,專撿那些通行的要道,攔路修建墩堡敵台,隻派駐少量的人手,扼守進出群山的道路,希望流賊缺糧,困死在山中。

    就這樣,圍剿的官軍在群山外,流竄的賊軍在群山中,相持了起來。

    當然,這種對峙或者說相持,對流賊一方是更加不利的。

    夏天的時候還好說,上山雖然蟲蛇較多,但還不算致命,又有山泉、野果可吃用,勉強能夠撐得下去。

    但是到了入冬之後,本來就有限的糧食早就吃光了,而帶進山中的馬匹也開始一匹接著一匹地殺掉吃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