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七零八章 一言而決(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且不說後世內蒙古地區的糧食產量了,就單說這片廣袤地區的豐富礦產資源,就已經是後世中國的重中之重了。

    所以,即使是駐軍歸化、收複河套這些建議,不在李邦華的這份奏報之中提出,如今這位來自後世的崇禎皇帝在得知黃台吉從歸化城突圍北上逃亡漠北,而李邦華率軍進入漠南重鎮歸化城的消息之後,也會在第一時間傳旨李邦華等人駐軍歸化,並進而收複河套的。

    所以,李邦華的提議一送到皇帝手中,崇禎皇帝根本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見,當即批複同意。

    與此同時,就在崇禎皇帝收到李邦華從歸化城發來奏報的第二天傍晚,來自東江鎮和登萊鎮的遼東捷報,也在輾轉京師之後,被內閣首輔李國鐠派人快馬送到了居庸關中。

    當天夜裏,居庸關裏,上自崇禎皇帝和隨駕大臣,下至關城之中的普通一兵一卒、隨軍民夫青壯,人人歡欣鼓舞、喜氣洋洋。

    有了遼東傳來的捷報,此番建虜入寇宣大之地的戰事,就算是以先敗而後勝,先守而後攻的結局,塵埃落定了。

    而數日之前,流賊複起和洮岷兵變,給居庸關行在諸臣所帶來的隱憂與不安,也隨著遼東捷報的傳來一掃而空了!

    十二月初八日上午,已經禦駕親臨居庸關一月有餘的崇禎皇帝,在隨駕群臣的一再進諫之下,終於帶著親軍三衛的護衛人馬,以及隨行伴駕的閣臣、勳貴和朝廷文武官員們,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居庸關,開始啟程返回京師了。

    如今黃台吉不僅退出了宣大邊外,而且也已經撤離了歸化城,向著漠北的方向逃去了,崇禎皇帝的這一次禦駕親征也已經算是完勝建虜,禦駕再留在居庸關中,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至於西北又生出來的亂局,崇禎皇帝暫時還沒有放在心上。

    且不說流賊從山西逃回陝北之後,一時之間很難再有當初的規模,就算是再次借助洮岷兵變的勢頭發展起來,這些裝備低劣的烏合之眾,如今也不是蒸蒸日上的官軍對手。

    而發生在洮岷固原之地的回回民亂,崇禎皇帝也並不擔心。

    中國曆史上的回亂多了去了,甚至有人說過國有難回必亂的話,但是哪一次回亂也隻有被鎮壓被驅逐的命。

    木速蠻在中國永遠也威脅不到皇權,永遠不可能成事。

    所以,宣大戰事既然已經基本了結,剩下的收尾工作,就不需要崇禎皇帝親自坐鎮指揮了。

    不過,就在返回京師的頭一天,崇禎皇帝針對宣大、漠南、河套,以及西北的局勢,做出了一番新的安排。

    第一,免去軍機大臣平陽伯李邦華山西剿賊督師大臣一職,令其以內閣閣臣兼軍機大臣的身份,總領如今雲集歸化城一帶的山海鎮、熱河堡、大同鎮和山西鎮所有馬軍步軍,趁著黃河冰凍的時機,從北方進軍鄂爾多斯,收複河套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