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七零五章 西北又亂(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十一月二十三日,孫傳庭、賀時雨撤回了各路圍剿流賊的馬步軍,並率領麾下的延綏鎮精銳邊軍騎兵離開了靜樂城和寧武關一帶,北上作戰之後,一直隱匿在靜樂城與寧武關一線西麵群山之中的賊頭們,終於盼來了他們苦等已久的良機。

    就在延綏鎮騎兵人馬北出寧武關的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四日的一大早,這些在岢嵐山中困頓已極,已經快要活不下去的賊頭們,突然從群山之中竄出,分作了三股,沿著冰凍的河穀,快速率部西奔。

    十一月二十七日,來自山西按察使張宗衡和鎮西營副總兵李卑的緊急軍報,被一隊疾馳而來的快馬,送進了居庸關中,送來的正是這個流賊出山逃竄的消息。

    不過,身在居庸關中的崇禎皇帝,接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多麽慌張。

    因為他知道隻要呂梁山北段蘆芽山、岢嵐山中的流賊一天沒有完全根除,這個日子就早晚都要到來。

    因為李邦華、孫傳庭和王國梁等人所率領的大軍,不可能一直守在山西北部的莽莽群山外麵,更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建虜及其蒙古仆從軍,在大同鎮的轄地之內大肆掠奪之後再讓他們安然返回。

    那麽這其中就有一個取舍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當然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了。

    所以,當他接到這個隱隱約約一直都在擔憂著的消息之後,並沒有如同身邊眾臣那樣扼腕歎息或者驚慌失措。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可是知道得很清楚,曆史上,北麵的建虜與西北的流賊一呼一應,共同搞垮了大明朝。

    每到大明朝廷抽調了遼東以及九邊的強軍悍卒南下剿匪的時候,得到消息的建虜鐵騎,就會適時地在遼東或者大同、宣府等地發動進攻。

    而且每當大明官軍在剿賊的戰場上取得了優勢,就要勝利在望的時候,建虜總會在關鍵的時候大舉入侵,通過破邊而入調動大明朝的軍隊將重心轉移,從而每每使得已經奄奄一息的流賊,再一次逃出生天。

    這一切,或許真的是巧合,然而更加可能的則是建虜的有意為之。

    西北流賊的那些頭頭腦腦們,或許沒有這樣的見識和視野,但是建虜的高層,特別是在一大堆漢奸文人輔佐下的黃台吉,卻有著這樣的謀略。

    而曆史上的崇禎皇帝,在鎮壓流賊與抵禦建虜的問題上,幾乎每一次都是被建虜後金國的高層牽著鼻子走,也使得大明朝僅有的幾支可以稱得上強軍的軍隊,不得不在抵禦建虜和鎮壓流賊之間兩麵作戰,疲於奔命。

    到最後,不僅流賊沒有根除,而建虜也沒有打敗,倒是這幾支強軍,在一次又一次的兩麵作戰、疲於奔命之中,被折騰得散了架,最終全部消失在剿滅流賊或者抵禦建虜的戰場之上。

    曹文詔麾下的遼東軍如此,孫傳庭麾下的秦軍也是如此,盧象升麾下的天雄軍還是如此。

    所以自從穿越以來,如今的這位崇禎皇帝一直在極力地避免兩線作戰,至少在大明的北方,要堅決避免兩線作戰。

    也因此才有了在剿滅流賊的時候,對建虜後金國的各種忍讓、縱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