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六一七章 密旨到了(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大同距離京師說近不近,說遠其實也不遠,東西七百餘裏地罷了。

    若以驛傳的最高標準,即六百裏加急的速度,從大同遞送一封緊急奏報到京師軍機處,一晝夜的時間,再加上一個白天也就夠了。

    因此,當範複粹等人將大同鎮分為四路防守,吳甡、祖大壽、丁啟睿緊急趕赴陽和口、得勝口、殺胡口等沿邊要地坐鎮指揮的當天晚上,崇禎皇帝就在乾清宮中收到了範複粹的奏報。

    奴酋黃台吉繞開烏蘭哈達斷然西去的消息,崇禎皇帝幾天前已經收到了,心中除了難言的巨大失望之外,也隻能徒喚奈何了。

    雖然這兩年來自己處心積慮地在薊鎮邊外,特別是熱河堡和八裏罕周邊,精心準備的一係列工事、陷阱和圈套,這一次沒有能夠派上用場,但是讓黃台吉在烏蘭哈達城下知難而退,也算是免了薊鎮邊外的一場浩劫。

    同時,也算是避免了曆史上京畿之地被建虜大軍焚掠蹂躪的命運。

    所以,接到了孫承宗從熱河鎮守府發回來的軍報之後,得知黃台吉放棄南下,斷然西去之後,崇禎皇帝的內心深處是既失望,又欣慰。

    失望的是,薊鎮邊外的工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沒有派上用場,京畿之地的兵力部署厚重而密集,在此守候多時,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欣慰的是,眼下京畿之地欣欣向榮、發展勢頭良好的農業、工業和商業,可以免遭來自建虜破邊而入的威脅。

    建虜西去遠征察哈爾之後,至少京畿之地暫時安如泰山了。

    然而與此相應的是,大同和宣府邊外的危機卻提前來臨了!

    接到範複粹從大同發來的緊急奏報之前,崇禎皇帝的心中,對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所以看到範複粹等人的奏報之後,除了驚訝於黃台吉之果斷堅決以及建虜騎兵進軍之規模和速度之外,對黃台吉進軍漠南並不感到意外。

    與此同時,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對於範複粹、祖大壽、吳甡等人的應對措施,雖然並不滿意,但卻能夠理解。

    漠南的蒙古韃子與大同、宣府兩地大明邊軍之間的仇怨和互不信任,可不是一年兩年了。

    相反,這種相互仇恨與互不信任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了。

    在這種氛圍和情況下,一個人除非是有著極強的全局觀和大局觀,才能不計前嫌去幫助自己之前的敵人。

    不然的話,任何人都不可能輕易與之前相互攻伐廝殺了兩百多年的敵人化敵為友,甚至並肩作戰的。

    不過,崇禎皇帝雖然能夠理解範複粹、祖大壽等人的做法,但卻並不意味著他會支持他們的做法。

    相反,接到了範複粹的奏報之後,當天晚上,崇禎皇帝就以密旨的形式,傳旨給範複粹,命其立刻答應林丹汗的請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