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六一三章 危險平衡(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本曆史上此時已經窮困虛弱、物資短缺到了極點的林丹汗,在這一世的同一個曆史時期,終於喘過了一口氣。

    察哈爾的弓箭手們,終於擁有了充足的鐵製箭鏃,不用每次戰後還要從同伴的屍體上尋找箭支。

    察哈爾的牧民們也終於有了可以燒水煮肉的鐵鍋,可以製作奶茶的茶葉。

    而大同鎮的邊軍百姓,也開始通過榷場,從林丹汗的那裏,得到源源不斷的戰馬和牛羊。

    雖然林丹汗對於通過榷場輸入大同的戰馬,定價依然遠高於大明內地的市價,但是至少從此之後大同鎮的戰馬不再是有價無市,而是有了相對穩定的戰馬來源。

    祖大壽在大同打造一支類似遼東鎮那樣的關寧鐵騎的夢想,也有了實現的可能。

    崇禎皇帝就以這樣的一種方式,默認了林丹汗入主庫庫和屯,入主漠南蒙古的地位。

    逃到了鄂爾多斯河套之地的順義王卜失兔,一看新的大明皇帝是這麽個做法,也隻能老老實實地待在鄂爾多斯的領地裏等待時機。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這麽做,固然會讓林丹汗的實力得到恢複和壯大,甚至會讓林丹汗的野心更加膨脹。

    從林丹汗是大明的敵人這個角度來看,崇禎皇帝這麽做無異於是在資敵。

    但是本著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讓林丹汗恢複一定的實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曆史上,黃台吉率軍遠征察哈爾部的時候,英雄了大半輩子的林丹汗望風而逃。

    黃台吉幾乎是一邊倒地取得了遠征的勝利,輕輕鬆鬆地就收複了漠南蒙古各部。

    難道真的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嗎?

    根本不是。

    其中的一個原因,如今說出來,可能匪夷所思。

    那就是林丹汗麾下的察哈爾人已經窮得連連褲子都沒得穿了。

    他們有羊皮,但是沒有布匹。

    他們有馬奶羊肉,但是沒有茶葉蔬菜,甚至沒有煮肉的鐵鍋。

    他們有足夠多的弓箭手,但是沒有箭鏃。

    他們有大量不怕死的青壯,但是這些人的手裏沒有像樣的武器。

    大明朝對蒙古的經濟封鎖,沒有封住從張家口出關與建虜貿易的晉商,卻讓邊外的遠道而來漠南而且桀驁不馴的林丹汗,吃足了苦頭。

    與此同時,卻也成全了建虜,白白便宜了黃台吉。

    當黃台吉聽說林丹汗統治下的漠南蒙古,是這麽一個局麵之後,很快就率軍遠征察哈爾了。

    而林丹汗也果然是一觸即潰,連正麵戰一場的勇氣都沒有,就帶著人馬一口氣往西逃到了青海大草灘。

    曾經號稱統兵四十萬蒙古國之主巴圖魯成吉思汗的林丹巴圖爾,為什麽短短幾年變得如此不堪一擊?!

    原因是,曆史上林丹汗入主漠南蒙古之後,大明朝對他執行了嚴厲的經濟封鎖,使得他根本解決不了漠南各部的生存問題。

    解決不了問題,就隻能采取高壓手段進行統治,而鄂爾多斯部、土默特各部的不斷反抗,也大量消耗了林丹汗的人力物力,內外交困的林丹汗麵對黃台吉的大軍,毫無抵抗之力。

    如今則大不相同了。

    原本曆史上在崇禎元年、二年亂成了一團麻的漠南蒙古,這一世很快就因為大明朝廷對林丹汗地位的默認,以及與林丹汗統治下的漠南開邊互市而安定了下來。

    被廢除了濟農職位的鄂爾多斯部首領額璘臣,見林丹汗地位漸穩,也忍耐了下來,靜靜地等待報複的時機。

    因此,這一世林丹汗入主庫庫和屯之後,漠南蒙古的局勢就這樣保持著一個暗流洶湧而表麵平靜的危險平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