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六一二章 漠南蒙古(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x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一首鮮卑人的民歌,因為被翻譯成了漢語,得以流傳後世。

    鮮卑人這首民歌之中提到的敕勒川,就是明朝中後期的土默川,或者說土默特平原,也就是明清時期所謂的漠南蒙古。

    蒙古之分為漠南、漠北和漠西,是明朝之後的事情。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反元,經過十幾年的奮戰之後,終於推翻了蒙元帝國在華夏的統治。

    蒙元帝國最後一任皇帝元順帝逃到了長城以北的蒙古草原上,繼續當他的北元皇帝。

    等到元順帝死掉了之後,蒙元帝國很快就在皇位的爭奪戰中快速衰落了下去。

    到了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趁著北元虛弱,前後五次領兵出塞禦駕親征,將日益衰落的北元帝國打得四處逃竄,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這之後,塞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個大部,以及小部落。

    先是瓦剌崛起,瓦剌首領脫及其子也先隨意廢立蒙古大汗,並自封丞相、太師,到後來幹脆殺了黃金家族出身的蒙古大汗脫脫不花,自立為蒙古大可汗。

    再後來,瓦剌在與明軍持續多年的拉鋸戰中,陷入了內亂和紛爭,韃靼部趁機崛起。

    其後黃金家族出身的韃靼達延汗,也就是傳說中的韃靼小王子伯彥猛可,統一了韃靼各部,然後打敗了瓦剌,並將瓦剌各部攆到了西域。

    瓦剌各部西遷之後,駐牧在青海和天山南北,變成了漠西蒙古,也就是衛拉特蒙古各部。

    而占據了整個蒙古草原之後的韃靼達延汗,將整個蒙古草原劃分為左右兩翼六個土門萬戶。

    達延汗親領左翼三萬戶,即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三萬戶,分封自己的一個兒子為濟農,統領右翼三萬戶,即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三萬戶。

    達延汗伯彥猛可死了以後,韃靼也陷入了分裂,達延汗的子孫誰也不服誰。

    鬧了到最後,蒙古右翼三萬戶在達延汗的一個孫子土默特首領俺答的率領下,脫離了蒙古左翼的控製,自立為阿勒坦汗,也就是那一個建造了大板升城庫庫和屯的俺答汗。

    從此,達延汗劃分的蒙古右翼三萬戶所屬的各個部落,就以土默特為首演變成了漠南蒙古。

    而達延汗留下的蒙古左翼三萬戶或者說蒙古本部三萬戶,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最後傳到了布延徹辰汗的嫡長孫孛兒隻斤林丹巴圖爾的手上。

    這個孛兒隻斤林丹巴圖爾,就是大名鼎鼎的林丹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