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六零八章 包拉溫都(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來自遼東和塞北的敵情傳入京師以後,崇禎皇帝在北京城裏忙著調兵遣將。

    督促著戶部尚書畢自嚴、戶部倉場總督畢懋良,以及直隸總督南居益、工部尚書畢懋康等人,為接下來塞北可能發生的大戰準備充足的軍械彈藥、糧餉輜重等物資。

    就在同一個時間段內,黃台吉親自率領的建虜大軍,也已經抵達了左翼科爾沁如今的駐牧之地查幹浩特。

    查幹浩特,也叫察罕浩特,察哈爾的林丹汗初即位的時候,一度曾以此地為王帳所在。

    後來建州女真興起,不斷向西擴張,林丹汗力不能敵,隻好放棄這個地方,一再往西遷徙。

    這塊草原,於是成為了科爾沁人的地盤。

    其中的查幹或者察罕,是蒙語中“白色”的意思。

    而浩特,則是蒙語“駐地”或者“城市”的意思。

    因此,查幹浩特在蒙語裏的意思,就是白色駐地或者白色之城。

    這也是後世吉林白城這個名字的由來。

    崇禎元年秋天,左翼科爾沁台吉齋桑為給自己的兒子吳克善報仇,在建虜後金國的支持下,拉起了一支東蒙聯軍,南下征討喀喇沁諸部,結果大敗而歸。

    當初跟著一起前去“趁火打劫”的巴林、翁牛特、紮魯特等大小部落全部損失慘重。

    而其中敖漢、奈曼兩部,更是被連根拔除,在東蒙古或者蒙古左翼三萬戶的草原上徹底消失。

    這次大敗而歸之後,左翼科爾沁台吉齋桑,連忙率領餘下的部眾往北遷徙。

    離開了納裏特河以南、西拉木倫河以北的白音套海地區,退回到了科爾沁草原東部邊緣霍林河一帶的查幹浩特休養生息。

    查幹浩特,往西往北是哈剌溫山也就是大興安嶺的餘脈,是一片淺山丘陵地區,往東往南也是一片廣袤的平原。

    北遷到了查幹浩特的科爾沁左翼台吉齋桑,雖然損失了大量的人口牲畜,但是其部青壯騎兵卻沒有多大損失,在科爾沁草原上仍然是比較有實力的一部。

    駐牧查幹浩特之後,齋桑所部在黃台吉的大力扶持下,很快就站穩了腳跟,到了崇禎二年的春夏之交,又得到了黃台吉北征歸來給予的大量人口牲畜的賞賜。

    就在黃台吉親自主持的會盟之上,作為黃台吉的大舅哥兼嶽父的齋桑,被“大金朝皇帝”黃台吉封為了左翼科爾沁的貝勒。

    到現在,不過一年左右,科爾沁左翼就迅速吸納了周邊的一批小部落,儼然成為了查幹浩特一帶最強大的蒙古部落之一。

    九月下旬的查幹浩特草原上,秋葉血紅,秋草枯黃,正是一片深秋之際的肅殺景象。

    查幹浩特草原的核心地帶,有一片名叫包拉溫都的山崗,如今正是科爾沁左翼貝勒博爾濟吉特齋桑的大帳所在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