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六零二章 封駁之權(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如今秦良玉即使功勞再大,其以一苗疆女子,而得封忠武侯,恩遇實在太過。

    有的還說,曆來世爵一姓也,秦良玉姓秦,而其子石柱宣慰司宣慰使馬祥麟姓馬,將來忠武侯百年,其爵傳給馬氏,還是傳給秦氏,朝廷如此荒唐,倒是豈非平添變亂,自找麻煩?!

    這些禦史言官的說法,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在這個時候講這些卻沒有多大意義。

    而且對於禦史言官們類似這樣的彈章,崇禎皇帝當然不會去跟他們一一較真。

    隻要內閣諸臣達成了一致,有了內閣的副署,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才不會在意一個兩個或者多少個禦史言官的議論。

    自從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理順了大明朝堂之後,六科廊的封駁之權早就被擱置了。

    過去明朝皇帝們的聖旨需要內閣起草,然後交給皇帝禦覽,預覽過後要給六科廊審核,六科廊審核同意,再交回內閣副署,然後司禮監用印。

    這一套程序走下來,每一個環節都要折騰上一段時間,即便是一路順利,一封聖旨要想走出紫禁城,也非得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不可。

    而若是任何一個環節跟皇帝本人的心思不一樣,或者六科與內閣以及司禮監的意見不一樣,那麽這個聖旨恐怕就出不了紫禁城了。

    在這個一環扣一環的鏈條中間,最經常發生梗阻作用的,就是以各種清流自詡的年輕進士們組成的六科廊了。

    而六科廊的給事中們以小製大的大殺器,就是對於聖旨的封駁之權。

    他們官職不大,閱曆不多,卻可以封還或者駁回皇帝的聖旨,讓皇帝的聖旨出不了紫禁城。

    明末皇帝與朝廷文官之間的關係緊張,多半都是因為東林黨人控製下的六科廊,而各種激烈的黨爭之所以愈演愈烈,也多半都是通過六科廊的言官們在發揮作用。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一上來限製了六科廊的權力,如今更是早已剝奪了六科廊的封駁之權。

    如今六科廊仍然可以封還或者駁回六部明發各地的公文,但是對於皇帝的旨意,特別是對於經過內閣副署的皇帝旨意,是不允許六科廊封駁的了。

    對於皇帝提議、內閣起草副署的詔書,都察院和六科廊可以討論,可以提意見或者建議修改,但是不允許全盤否定。

    畢竟這是皇帝的提議。

    封駁聖旨,就是否定天子的權威,否定天子的權威,就是否定天子本身。

    否定天子本身,那就是違逆天意,就是大逆不道。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就是用這個簡單粗暴的邏輯,一句話剝奪了六科廊封駁聖旨的權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