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五一三章 奴酋歸來(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過,在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在明軍棄守了廣寧之後,特別是棄守了大淩河之後,黃台吉能夠認識到,明軍已經識破了他的圍點打援之計,然後從哪裏來的,趕緊回哪裏去,不要在遼西挑事。

    崇禎皇帝的想法當然是好的,不過可惜的是,黃台吉也不是傻子,不會按照崇禎皇帝的設想去做。

    盡管東江鎮在朝鮮的所作所為,讓黃台吉以及其他的八旗貴族們感到如芒在背,但是黃台吉還是認為西線的明軍,才是後金國最大的威脅。

    特別是在其麾下漢人謀士範文程等人,以及漢人降將李永芳、孫得功、鮑承先等人的反複建言獻策之下,黃台吉還是想著要從西麵直接打進明朝的京畿之地。

    一方麵可以搶到更多人口糧食等財富,而另一方麵若是能直逼大明京師之下,那麽或許可以與大明皇帝簽訂一個城下之盟,迫使明朝放棄朝鮮,然後與他的大金國以長城為界分治南北。

    曆史上,黃台吉在崇禎二年冬天率軍攻入大明朝的京畿之地以前,內心之中還沒有真正下定消滅明朝入主中原的決心。

    因為他自己也很清楚,大明之大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後金國所能夠比擬的。

    後金八旗的戰力雖然強過明軍,但是明朝人口之多、遼西城池之堅,都不是他後金國區區數十萬八旗子弟能夠吃得下的。

    直到第一次率軍攻破薊鎮邊牆,進入京畿腹地之後,黃台吉的野心才一下子膨脹起來。

    而在京畿之地收降的大量明軍文官武將,更是成為了黃台吉這個野心的積極慫恿者。

    截止到崇禎二年的六月,建虜之主黃台吉雖然還沒有生出滅亡明朝入主中原的野心,但是卻有著迫使明朝放棄朝鮮,並與大明以長城為界分治南北的欲望。

    正因為如此,黃台吉在率軍北上搶掠了野人女真和北山女真各部之後,於四月下旬,從黑龍江中遊以北的大明脫木河衛故地,也就是北山女真各部屬地率部返回。

    這一次,黃台吉兵分兩路,一路由他本人率領正黃旗和莽古爾泰的正藍旗,一路北上海西衛舊地,北上依蘭哈喇,一直打到黑龍江以北的北山女真諸部。

    一路由鑲紅旗旗主嶽托率軍北豆滿江(圖們江)江口,打到了阿速江(烏蘇裏江)下遊等地。

    兩路建虜軍隊所向披靡,快速掃平了遊牧和漁獵在腦溫江下遊(鬆花江)、阿速江(烏蘇裏江)兩岸的野人女真諸部,以及遊牧在黑龍江兩岸的北山女真諸部。

    這一次北上搶掠討伐,不僅進一步收服了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和北山女真各部,而且還搶奪了大量的馬匹牛羊和半開化的各族青壯,使得在去歲在東江鎮麵前受到的損失得到了充分的補充。

    五月下旬,黃台吉率領建虜正黃旗和莽古爾泰的正藍旗,在鬆花江畔的依蘭哈喇,召集科爾沁諸部、喀爾喀諸部以及兀良哈諸部(女真化了的蒙古人,以阿敏的舅舅家布占泰的烏拉部為首)首領會盟,拿出從北方掠奪而來的部分牛馬人畜參茸毛皮東珠分賞歸附各部,然後重新確立了後金國對於這些部落的統治地位。

    紫禁城武英殿中關於建虜北方的地形沙盤,是牛聚明領著職方司的人馬,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依據兵部職方司收藏的永樂年間關於努爾幹都司轄地的舊檔地圖,製作出來的。

    該有的山川地形,江河湖海都有了,隻是沒有多少精準度,所以對於如今後金國在北上討伐不服之後,到底打下了多大的地盤,大明的這一邊沒有誰能夠說得清楚。

    即便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雖然知道大明塞北之地到底有多麽遼闊,但是對於年初以來建虜北上之後究竟打到了哪裏,他沒有準確的情報,所以也不大明白如今建虜的地盤到底有多麽廣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