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四一七章 出使歸來(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太監王德化在漢城傳完崇禎皇帝的聖旨之後,停留幾天休整,然後從漢江口乘船往東,接著前往瀛洲鎮守府傳旨。

    而收到了皇帝旨意後的薑曰廣等人,則告別漢城的朝鮮君臣,也告別了大明新任駐朝鮮國使節張溥和喬啟泰,然後從乘船從漢江口往西,經停皮島補充食物和飲水,直接趕往天津。

    在王德化和薑曰廣臨走之前,大明駐朝鮮國使館的位置也選定了,就是東江鎮右路副總兵劉興賢以及天津水師將領黃龍之前在漢城東門外的駐軍營地,此地靠近漢江,又距離漢城近在咫尺,同時離昌德宮也不遠,正是設立大明使館的好地方。

    常駐使節館舍是個新事物,朝鮮國君臣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對朝鮮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不過眼前這個局麵,也由不得他們不同意,何況使節是張溥。

    張溥一心要在朝鮮興學辦學講學,同時與朝鮮士林派官員們打成一片,兩個月不到,就在朝鮮士林之中贏得了大量擁蠆。

    因此,不管是李倧還是尹昉,都覺得,如果在漢城設立大明使館不可避免的話,那麽張溥就是最好的使者人選了。

    再者說,使館的設立,至少從表麵上看來,意味著與大明關係的加深,而不是疏遠,是大明自己花錢給朝鮮國派駐“人質”,而不是如同與後金國的關係那樣,還需要朝鮮往沈陽城裏送人質。

    當然了,這個時代在大明與周邊小國的宗藩體製內,無論是大明還是這些屬國,曾經正常的交往,僅限於大明對他們的冊封,以及他們定期的朝貢,但是不管是大明前往冊封的天使,還是各個屬國前來朝貢或者朝賀的貢使,都是臨時性質的使節,常駐使節的觀念還不存在。

    因此,此時的朝鮮國君臣當然不知道,大明皇帝這一次派出常駐使節對他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麽。

    雖然李倧和尹昉多少覺得大明這樣做並沒有什麽必要,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抱持一種歡迎態度。

    也因此,大明使館地址選好之後,朝鮮國王李倧不僅將那塊營地慷慨地送給了張溥,而且還讓朝鮮六曹之中的工曹官員幫忙挑選工匠民夫,備工備料,幫著一起設計建造。

    就在張溥一邊忙著四處開壇講學,一邊忙著督導工匠民夫修造使館宅院房屋的時候,薑曰廣、李信則跟著黃龍天津水師的小船隊,回返大明了。

    東江鎮右路副總兵劉興賢也帶著麾下“和尚兵們”回返平壤城去了。

    薑曰廣、李信一行從漢江口乘船往西,一路順風順水,期間僅在皮島靠港補充食物和飲水,匆匆與安東侯毛文龍等皮島將帥見了一麵,通報定約情況,一行人連船也沒下,就啟程繼續往西了,累計七日之後,終於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海。

    從大沽口棄船登岸,休息一晚,次日晨,也就是五月初九日早上,薑曰廣與李信一行人,即告別黃龍帶領的天津水師,換乘來時寄存在大沽港的數輛四輪馬車,一路快馬加鞭,往京師方向趕去。

    此時的京畿之地,端午節剛過,已經是一副夏日景象,修築一新的京師與天津之間的寬闊驛道兩旁,都是成片成片的綠油油的莊稼地。

    雖然崇禎二年春天以來的北方大地,依然幹旱少雨,但是京畿之地北有燕山、西有太行,而且東臨大海,幹旱的情況比其西北和東北來說,還是緩解了不少,入春以來,好歹還是下過幾場小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