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四零一章 劉氏兄弟(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薑曰廣一行人的船隊,進了大同江江口之後不久,就在朝鮮黃海道一側的一處臨江碼頭上靠了岸。

    破舊簡陋的河岸碼頭上,沒有一個人。

    也不知道是本來就沒有人,還是說那些朝鮮人見了大明的船隊之後逃之夭夭,總之當尹暄從船上下來的時候,碼頭上空無一人。

    尹暄從船上下來,然後帶著自己的一些親信隨從,向著位於黃海道北部,距離大同江並不遠的黃州城進發。

    朝鮮所謂的黃海道,就是以黃州和海州這兩個城池的名字而來的。

    如今劃歸了大明的鹹鏡道、平安道也是如此。

    鹹鏡道的名字,來源於境內的鹹興和鏡城兩座城池的合稱。

    而平安道,則是平壤和安州這兩座城池的合稱。

    道下設府、縣,基本上是一個道有那麽兩到三個府,然後六七個小縣城的樣子。

    如今失去了牧守之地的尹暄,需要先行回到漢京,向其兄長朝鮮領議政尹昉通報情況,同時也要先跟朝鮮小朝廷之上的同黨們,事先通個氣,爭取把這個條約順順利利地簽下來。

    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那麽尹暄本人,包括金尚容、李廷龜兩人,甚至是包裹尹暄的哥哥領議政尹昉都有可能因此而倒台,甚至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點,不光是金尚容、李廷龜心裏明白,即便是薑曰廣也能夠理解他們的憂慮。

    畢竟朝鮮國主派金尚容等人到大明朝的京師去見大明皇帝,目的可不是為了割讓鹹境道和平安道兩道的土地去的,而是想要經過大明皇帝的手,將這些土地從東江鎮的手中要回來的。

    然而這些人並沒有取得這樣的成果,而是帶著一個割讓兩道之地的條約回來了。

    這樣一個情況,是典型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情況,若是朝鮮國主李倧拒不接受,對於大明這邊來說,最多是再增加點麻煩而已,但是對金尚容這幾個出使大明的使節來說,可就是大禍臨頭了。

    因為朝鮮的小朝廷雖然小,但是也黨爭不斷,此時更是也分為了兩大派,一大派是親明派,另一大派是降虜派。

    親明派的勢力比降虜的勢力大,但卻也並不能完全壓製住降虜派的聲音,畢竟在天啟七年黃台吉率軍東征朝鮮的時候,親明派是主戰派,而降虜派是主和派。

    主戰的結果很清楚,在建虜的八旗鐵騎麵前,朝鮮不堪一擊,當時主戰派的好幾個骨幹大臣,都被主和派給獻出去,被建虜處死了。

    這之後,主和派占了上風,於是朝鮮投降了後金,與後金簽訂了江華島條約,改向後金稱臣納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