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四零零章 凶名遠播(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裏,十裏為一堡,甲有甲長,裏有裏正,堡有巡檢、副巡檢,而巡檢上麵則是安東鎮守府分派各地的斷事司,斷事司設一斷事和鎮撫,負責解決和平息民屯之中的各種糾紛訴訟。

    如今東江鎮五路總兵直接管軍屯,安東鎮守府則負責管民屯,軍屯累計編為了三十六堡,而民屯則已經達到了六十四堡。

    有的是以現有城池為堡,有的地方則依據道路遠近、地勢險要,然後歸屯並戶,另設新堡。

    擁有軍屯三十六堡,說明東江鎮五路總兵麾下如今共有正兵三萬六千人,而民屯已編為六十四堡,則意味著東江鎮整個轄區以內出了正兵三萬六千人以外,還有鄉兵民壯六萬四千人。

    這些編戶齊民的辦法,簡單而有效,在不到半年之內,就迅速地將離島上岸以及不斷從後金和朝鮮那邊跑來的漢人難民,納入了東江鎮的正式管理之下。

    這些人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今後東江鎮發展壯大,往西對抗建虜,往東收拾朝鮮的基本力量了。

    而東江鎮的這種不同於大明內地的做法,讓李信耳目一新的同時,也是眼界大開。

    本來已經私下裏與赴朝傳旨換約的正使薑曰廣說好了,要沿途親眼去實地看一看的,結果在金尚容等人的一再催促之下,同時也是在張溥的遊說下,薑曰廣覺得在路上耽誤的時間太長了也的確不太好,如今大局已定,沒有必要搞這些浪費時間的小動作,所以一行人直接從皮島出發,全走海路,計劃到大同江入海口之後,沿大同江直趨平壤城下,去見平壤伯劉興祚。

    一行人二月初一早上從皮島出發,沿著朝鮮半島的海岸逶迤東行,到了二月初二的中午,終於抵達了大同江口。

    大同江口的東麵就是朝鮮的黃海道。

    懸掛著大明龍飛鳳舞旗幟的小型船隊一進入大同江口,就看見江口東麵有不少人撒腿就跑,仿佛看見了什麽怪物一般。

    金尚容、李廷龜、尹暄三人見了此情此景,想起這個大同江口今後就是兩國交界,心中黯然,皆是搖頭歎氣,對站在船舷上一起觀看岸上風景的薑曰廣等人說道:“我朝鮮以前與大明如同親朋一家,朝人見明人官船,從未有過如此這般畏之如虎的表現,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惋惜慨歎!”

    薑曰廣聽了之後,心中也是無語,看來平壤伯劉興祚及其原來的複州軍所部,真的是把大同江兩岸的朝鮮人給欺負得狠了點啊!

    說起來,有明一代,朝鮮國上上下下對待大明朝的確是恭謹有加,雖然在天啟七年之後迫於建虜的城下之盟,改向後金以及後來的滿清稱臣納貢,但是即便是後來滿清入關,占據了北京城之後,朝鮮的李朝曆代國主,在接下來的二百多年中,也仍然在偷偷摸摸地使用堅持崇禎紀年,以示不忘故明之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