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六四章 該去搶誰(1/2)

    當然了,除了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即搶掠之外,建虜解決財政問題的辦法還有一個,那就是貿易。

    其實,從萬曆後期以來,大明朝就已經詔令沿邊各地禁止與建州女真進行貿易,但是朝廷雖然禁止了官方的貿易,但是民間的走私貿易,卻始終禁絕不了。

    山西商人常常繞道蒙古,與女真人開展貿易,不僅給女真人送去了鹽鐵糧食等救命物資,而且還為建虜的搶奪之物,充當了銷贓的代理商。

    而他們換回來在大明邊內銷售的,卻是東珠、人參、皮張等等於國家無大用的奢侈品。

    這些變相資敵變相賣國的山西商人,就是後來順治初年親自冊封的滿清內務府八大皇商。

    如今由於崇禎皇帝即位後對沿邊各鎮的整頓,

    張家口、殺胡口等地的山西商人已經受到了比以前更加嚴厲的限製。

    更由於曆史上歸附了後金的喀喇沁蒙古諸部這一世沒有歸附後金,而是繼續在大明朝的羽翼之下屹立在西拉木倫河的南岸,所以山西商人與後金之間的走私商道,不得不繼續往北轉移。

    路程增加了,風險更大了,成本當然也就更高了,與此同時能夠完成交易的規模也小了許多。

    科爾沁東蒙古聯軍征討喀喇沁失敗的半年之後,還能夠從獨石口、張家口、得勝堡和殺胡口等地順利出關,繞道蒙古,輾轉經過科爾沁,最終送到建虜後金國的鹽鐵糧食布匹等緊缺物資,不僅迅速減少,而且價格大漲。

    在這種情況下,後金的財政危機情況,也就跟著變得更加嚴重了。

    到了天聰二年的年底,大明九邊糧價大漲的同時,建虜後金國赫圖阿拉、撫順、沈陽、遼陽、鐵嶺等地的糧價也在大漲,大明這邊三塊銀元一石的糙米,在赫圖阿拉和沈陽城內,更是高達三十兩銀子一石,而且有價無市。

    也正是因為這樣,本來打算倚重漢人的黃台吉才在無奈之下,放任八旗旗丁搶掠境內漢人,也才會放任多爾袞和多鐸的兩白旗脫離掌控,駐屯蓋州、複州,去屠殺和搶掠已經為數不多的遼東半島漢人順民。

    不期而至的財政危機,加上這個冬天異常的幹旱寒冷,也讓黃台吉的身體有些承受不住,最近得了風寒,咳嗽加上發燒,把他折磨的痛不欲生。

    此時此刻,篤恭殿內的黃台吉一陣咳嗽之後,看著殿中的貝勒大臣們,等待他們給出解決的辦法。

    “大汗,以奴才之見,現今這種辦法,恐怕不是長久之計,各旗防守旗丁去搶旗下漢人,雖然一時可以生活,可是到了開春,各旗土地需要耕作之時,又讓什麽人來耕種呢?

    “八旗子弟,自小用力於射獵,即便以往農戶,如今也不事耕種多年,若繼續苛待漢人,逼得包衣逃亡,我大金耕戰立國之策,將來如何行得?”

    說這話的是俺五諳班之一的費英東。

    費英東的祖先是歸化了女真的漢人,如今說著女真語,留著女真發式,就連自己也早把自己當做了女真人,說出這番話卻並不是為了後金國治下的漢人考慮,而是為他的主子著想。

    黃台吉當然知道這個道理,

    他如今這麽做,不過是實在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