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六三章 後金財政(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今日召集諸位旗主貝勒,諳班大臣齊聚篤恭殿,就是要議一議如何扭轉這一局麵,使我八旗子弟度此春荒。”

    為了處置阿敏,黃台吉不惜一時恢複了八王共議的舊製,這之後,不是大事,輕易不會召集所有旗主貝勒諳班大臣到篤恭殿中集體議事,因為什麽事情都訴諸共議,實在是有損大汗權威。

    這一點,黃台吉還是很新任手下的那些漢人秀才們的。

    一口氣說完了這些話,黃台吉又是臉紅脖子粗地一陣咳嗽,身邊侍立的侍從也趕緊再次遞了一碗參湯過去。

    大明崇禎二年正月裏,也正是後金天聰三年的這個正月裏,黃台吉第一次感受到了年關難過,感受到了自己身為後金國大汗的種種不易。

    朝鮮雖然沒有明著斷絕向後金稱臣朝貢的關係,但是因為道路被東江鎮所斷絕,原定的金銀糧食綢緞布匹等納貢之物,自然也跟著斷絕了。

    與此同時,後金西邊歸附的漠北喀爾喀諸部和東蒙古諸部的賞賜,不僅不能少了,而且因為以科爾沁為首的東蒙古諸部在九月的戰爭中損失巨大,還必須加大對他們的賞賜與支援,不然就會有離心的可能。

    除了這些之外,自己內部八旗的王公貝勒們,以及那些從來不事生產的女真八旗各級額真頭領和護軍擺牙喇們,也都需要一定的錢糧賞賜。

    這些錢糧又從哪裏來呢?

    後金國裏沒有金礦銀礦,一年最多隻收一季糧食的遼東,也沒有大量高產的農田,也沒有像大明京畿之地遍地冒煙的類似廠礦作坊。

    同時,它也不能生產必須的茶葉,也不生產大量的棉花布匹,更別說生產絲綢了。

    可以說,後金國的財政基礎,比起大明來要更加單一,也更加脆弱。

    因此,折磨著大明崇禎皇帝的財政問題,其實也一直在折磨著後金國的這位天聰汗。

    那麽,後金國的財政靠什麽?

    說白了,後金國的財政來源,最主要的一條是靠搶掠。

    最早是搶奪赫圖阿拉城周圍的其他女真部落,搶人口,搶牲畜,搶奴隸,什麽都搶。

    搶了一個遍兒之後,這些部落都歸附了,當然不能再搶。那麽,之後怎麽辦呢?

    方法是帶著歸附的女真部落去搶大明,先後搶撫順、鐵嶺、搶遼陽、搶沈陽,一直到最後,不得不在寧錦防線麵前停下腳步。

    然後去搶蒙古,去搶察哈爾林丹汗的人口牛養和其他財富,直到逼得察哈爾部不得不大舉西遷,同時東蒙古諸部也跟著科爾沁歸附後金。

    東蒙古諸部歸附之後,不僅沒法搶了,而且每到冬春之交,草原上最難熬的時候,後金國還得大發錢糧,去救濟這些蒙古部落。

    那麽這之後,後金國的財政怎麽辦呢?

    這也是黃台吉即位後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他給出的答案,就是去搶朝鮮。

    搶朝鮮,可謂是一舉三得,一個是解決財政問題,二個是斷了大明一個援手,三是打擊東江鎮,鞏固建虜的後路。

    從老奴天命汗,到現在的黃台吉天聰汗,後金解決財政危機的一個重要辦法,就是打仗,就是搶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