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三四章 沙盤拚(1/2)

    沙盤之上,長城沿線的山川、城池、道路、村莊、森林等地形地貌的情況,全都用不同顏色的膠泥和沙土製作而成,全都曆曆在目。

    包括每個關城的駐軍數量、統兵將帥,也寫在一麵巴掌大小的硬紙板上被一一標出。

    這些之前隻有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掌握的軍事機密,如今赫然呈現在武英殿所有人的麵前。

    本來就對地理學異常癡迷的徐弘祖,靠近觀察著這個地形沙盤,旁若無人,如癡如醉。

    崇禎皇帝見周邊的大臣多數也都是如此,微微一笑,也不說話,因為這樣的感覺他是熟悉的。

    不管是誰,若是隻能憑借當時的地圖來部署軍隊,指揮作戰,那打的絕對是一場糊塗賬。

    明軍征伐遼東,

    與建虜作戰,總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之前熟悉遼東地形的老將們死的死,退的退,全都凋零了,而新調任遼東的將領們,尤其是那些出任經略或者督師的文官們,對建州女真控製區域內的山川地形屬於兩眼一模黑,隻能是憑借著以前留下的地圖來紙上談兵,焉能有不敗的道理?

    崇禎皇帝領著內閣和軍機處的幾位重臣,最初看到這個地形沙盤的時候,他們的反應與一千六百年前東漢光武帝劉秀初見地形沙盤之時的反應是一致的,那就是“虜在吾目中矣”!

    在《後漢書-馬援傳》中,有這樣一個記錄,那就是大將馬援在向光武帝劉秀進呈征伐隴西異族方略的時候,為了更清楚地說明自己的進兵理由,在光武帝劉秀的麵前“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使得光武帝劉秀大為感慨,呼道:“虜在吾目中矣!”

    這應該就是中國古代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的一次沙盤作業了。

    當然了,說到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地形沙盤,則是十九世紀初期德國人的天才創造了。

    公元一八一一年,普魯士國王弗裏德裏希-威廉三世的軍事顧問馮-萊斯維茨,為了讓威廉三世學習軍事指揮知識,突發奇想地利用膠泥,在波茨坦宮裏麵製作了一個戰場模型,用不同的顏色將戰場形勢、敵我雙方標識出來,讓威廉三世在皇宮之中也可以進行戰爭博弈的軍事遊戲。

    後來,普魯士國王很快將之推廣到了普魯士軍隊的軍事訓練之中,而這就是現代意義上地形沙盤的誕生了。

    不過現在,這個榮譽理所當然地屬於中國人了,具體地說,就是屬於崇禎二年的兵部職方司郎中牛聚明了。

    牛聚明受命之後,很快就組織兵部和工部的人馬,根據百多年來職方司的存檔,按照皇帝提示的比例,先是作出了一個京畿之地的基本模型,但後分頭離開京城,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探索地理地勢上的製高點,沿途記錄山川、城池、道路、田野、村鎮、森林等等具體的數據,終於在二月底的時候回到京師,開始調整修訂、精雕細刻,直到崇禎皇帝終於點頭認可才算結束。

    最近這一個多月裏,有了經驗的牛聚明,以及有了經驗的職方司員外郎和主事們領著前期參與調查並製作的工部工匠們,製作新沙盤的速度更是陡然提升。

    除了原本奉命製作的北直隸地形沙盤之外,還先後完工了遼西走廊、遼東半島以及渤海灣沿線的沙盤製作。

    如今擺在武英殿中的地形沙盤,就像一塊大明北方的地形拚圖一樣,被一塊一塊地拚接了上去。

    即便仍然不很清楚具體情況的朝鮮半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