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零九章 南京勳貴(1/3)

    崇禎皇帝的這個決斷,令四位閣臣麵麵相覷的同時,也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四位閣臣之中,至少有三位,曾經都是東林黨人的同情者,或者說同路人。

    比如孫承宗,當年能夠督師薊遼,一方麵固然與他帝師的身份有關,天啟皇帝非常敬重而且信任他,但是另一方麵則與滿朝東林大臣的支持分不開。

    雖然他是北直隸保定府高陽人,從地域、階級和學術等方麵來看,與無錫東林書院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但是在對抗魏忠賢的閹黨問題上,他與老一輩東林黨的大佬們關係密切,是同一戰壕裏的同誌。

    而徐光啟是想入東林而不可得的那一種,出身南直隸鬆江府,與東林黨的人脈很熟悉,政治主張上也很相近。

    隻不過因為他信了天主教,搞的是西學那一套,所以他雖然在朝堂政爭上站在東林這一邊,但卻為東林黨的大佬小弟們一致排斥,這也是他在天啟年間一事無成的原因。

    然而盡管如此,他依然是東林黨人在政治上的同路人。

    李邦華就不用說了,雖然始終不是東林黨的圈內人物,但卻也是東林黨的支持者,與老一輩東林黨人關係莫逆。

    如今的內閣之中四位重臣,有三位與東林黨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再加上一個性格溫和穩重,從來不走極端的李國鐠,即便是如今這個崇禎皇帝擁有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對上上下下朝野內外的東林黨人進行大清洗。

    從根本上解決東林黨的問題,是不能靠殺人來實現的。

    此時,這幾位內閣閣臣得知,皇帝最終不過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心中都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說到底,也不過是流放了錢謙益一家罷了。

    而且還同意錢謙益的那些東林門生弟子們跟同前往,這一點簡直是匪夷所思。

    當然,這幾人中也並不是全都不明白皇帝的深意,至少徐光啟猜到了皇帝的用心。

    他雖然出身在東林黨人的大本營,但是因為他皈依了天主教,且與利瑪竇、龍華民等等西洋傳教士交往密切,所以並不被天啟以來的東林黨人所接納,這一點他自己也知道。

    也是因為這一點,徐光啟以及立場觀點和經曆與徐光啟類似的一小部分人隻能自己抱團自保,比如李之藻、李天經、王征這些人,既不是閹黨,也不是東林,雖然在東林黨與閹黨的黨爭之中對東林黨人抱有同情態度,但是卻都安然熬過了天啟年間黨爭最為激烈的那段時光。

    但是激烈的黨爭,也教育了他們這樣崇尚西方科學的人,讓他們對自己的處境,特別是如何在黨爭的夾縫之中維持生存,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

    在他看來,崇禎皇帝這麽做才真的是釜底抽薪。

    東林黨人賴以聯絡在一起的紐帶,一個是利益,那些東林黨的大佬們普遍都是家資豐厚的地主或者富有的工商階層,有錢資助各種結社講學等活動。

    另一個就是道義,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也是起著根本作用的一個,就是師生情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