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零二章 望日朝會(1/2)

    李國鐠與蘇茂相彼此看看對方,相顧無言。

    他們雖然希望皇帝在這個問題上,能夠有一個鮮明果斷的態度,特別是向其他朝臣表明堅定支持他們兩人的立場,但是卻沒有想到皇帝會這麽雷厲風行,直接任澍這個吏科給事中打入詔獄,而且還要錦衣衛追查背後的指使之人以及同黨。

    這兩個人都是經曆過多次朝堂黨爭而幸存下來的人,當然知道把任澍交給了錦衣衛,那麽不管其背後是不是真的有指使之人,是不是真的有同黨,錦衣衛北鎮撫司都會揪出一些人來,至於具體揪出來多少,全看眼前這個皇帝想要多少了。

    在明末原本的曆史上,李國鐠和蘇茂相都是由於被一度把持朝堂的東林黨人,攻訐為閹黨分子而被罷官奪職的。

    對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來說,這兩人是不是閹黨餘孽並不重要,他要的是能做事的人,隻要能做事、願做事,而且去做自己希望他們去做的事情,他就會給他施展的空間,給他發揮的平台。

    至於任澍這樣的給事中,若是就事論事剖析開海通商的利弊,據理力爭,反對開海,那麽崇禎皇帝還會對他多少寬容一點。

    然而這個任澍采取的,卻不是就事論事的打法,而黨同伐異搞黨爭的打法,不問開海通商本身的利弊對錯,隻抓住李國鐠、蘇茂相身上曾經有過的閹黨色彩,企圖給他們扣上一個閹黨餘孽的大帽子,然後通過打倒這兩個人,來阻撓開海通商這個決策。

    這一點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無論如何也不能縱容的。

    曆史上明朝的滅亡,與朝廷之上的激烈黨爭,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東林黨屢屢掀起的那種隻問立場出身而不問是非對錯的黨爭,耽誤了許多事關明朝國運興衰的大事。

    想到這裏,崇禎皇帝對李國鐠、蘇茂相說道:“開海通商乃是朝廷大政,在這個問題上,朕不會動搖,要不會退縮,兩位愛卿對此不必有任何的疑慮,更不可憂讒畏譏,畏首畏尾。到了望日大朝會,朕自然會給天下一個說法。”

    崇禎皇帝所說的望日大朝會,很快就到了。

    而在望日大朝會到來之前的十來天裏,他也終於等來了他想等待的消息,那就是南京方麵以閩浙粵沿海省份官員對於開海通商的態度。

    這些人的態度,也讓崇禎皇帝更加堅定了收拾一批東林黨人的決心。

    二月十五日辰時正,崇禎皇帝擺駕建極殿。

    如今廷議朝政的朔望朝,已經全都改在了建極殿舉行,因為皇帝讓內閣對參加廷議的朝臣也做了一個資格上的限定,朝臣之中隻有六部侍郎、都察院僉都禦史、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翰林院侍講學士以上文官,六科廊給事中,以及五軍都督府都督以上武官,才有資格參加朝廷的朔望朝,與皇帝當麵議論朝政。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已經煩透了那種文武官員烏壓壓一大片、你一言我一語的朝議局麵,議論朝政的人越多,爭議就越大,效率也就越低,根本起不到什麽集思廣益的作用。

    再說現在的崇禎皇帝,根本就沒擔心過會有什麽權臣架空自己的問題,根本不需要利用那麽多官員在朝堂上發表議論,與內閣和軍機處重臣相互製衡或者扯皮。

    所以如今有資格參加朔望朝的大臣,除了內閣、軍機處,也就是五軍、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高官,加起來不過區區七八十人而已,就這麽點人,放到皇極殿那樣最高規格的大殿之中,多少有點浪費了那地方,同時人少了也顯得皇極殿太過空曠,議論朝政也不合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