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二五二章 夜宿營中(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些小把戲,在後世當然不算什麽,可是在將近四百年前的明朝,皇帝在大雪之中親入士卒營房,親手試探炕頭冷熱,卻是一件值得人們反複傳頌的驚人之舉。

    而此舉傳開之後,近衛軍第一鎮的普通士卒,從此更是大生誓死效命之心。

    當天夜裏,崇禎皇帝一行,就在這個新命名的皇家近衛軍第一鎮大營之中住宿過夜。

    第二天一大早,寅時三刻,大雪已停,外麵的天空也終於放晴。

    匆匆吃過早飯,崇禎皇帝帶著兩位軍機大臣以及一眾近侍官員,隻在馬世龍、錢元愨、尤世祿、秦翼明等第一鎮高層的送行之下,離開了潞河灣近衛軍第一鎮大營。

    這一次的目的地,則是距離潞河灣並不算遠的皇明忠義講武堂。

    如今的崇禎皇帝沒有那麽講究,尤其是在紫禁城外的時候,更是一切從簡,出了大營,直接上了四輪馬車,然後跟著前麵帶路的軍機大臣及天策衛將士,一路往講武堂方向行去。

    如今的講武堂名聲漸響,特別是在九邊各鎮的軍中。

    因為第一期入學的那些人,原本不過多是些九邊軍中的底層小武官,三個多月過後,居然一躍而成為皇帝眼中的紅人了。

    有的留在了京師講武堂中當教官,有的到了涿州新軍訓練大營,更有的進了京營,甚至當上禦前侍從武官,即便是那些回到了老地方的人,也都是升了官之後回來的。

    這對大明軍隊特別是九邊各鎮軍隊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再加上皇帝整頓京師勳貴世家期間發布的那一道聖諭,即因軍功封爵者,子孫無軍功不得襲爵的聖諭,更讓那些祖上因軍功封爵而家中又有適齡子弟的公侯伯們,對講武堂趨之若鶩。

    恭順侯吳惟英繼上一期把自己的弟弟吳惟華送進來之後,這一次又給自己的嫡長子吳克忠報上了名。

    而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李信,也通過牛聚明這位如今在禦前大紅大紫的兵部職方司郎中,給自己的堂弟李侔報上了名。

    還有新任羽林衛指揮使李若璉的弟弟李若珪,也棄文從武,讓自己的哥哥給自己報上了名。

    這位原本曆史上,在清初康熙年間當上了禮部尚書的李若珪,入了講武堂,自然也就沒有了去當滿清禮部尚書的機會。

    此外,來自九邊軍中的就更多了,比如在寧遠平亂期間有過立功表現的田雄,以及平壤伯劉興祚麾下立功的王弼、許爾顯,等等。

    因此,講武堂第三期的招錄,與第一期的情形相比已經大為不同了,比半年之前的那一次招錄火爆了不知多少倍。

    如今,招錄剛剛開始,分給勳貴、大臣子弟的名額就已經滿額了,原本隻需要通過體能測試就可以入學的勳貴大臣子弟,這一次也要開始加試騎馬、射箭,以及火槍裝填擊發了。

    已經丟下祖宗騎射武藝百餘年的公侯勳貴世家,一時之間不得不又撿起了弓馬騎射、槍棒武藝,紛紛開始聘請槍棒武師,在自己家裏開武館提前培養族中子弟。

    對於這些傳承了百年以上的勳貴世家來說,家族的爵位傳承永遠是第一位的事情,為了將祖先軍功封爵得來的一切延續下去,他們什麽都願意做,更別說進了講武堂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