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二一八章 熹宗歸葬(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到了寅時與卯時交接之時,皇帝帶領後宮一種後妃以及懿安皇後,各回自己居處休息。

    內閣首輔李國鐠、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禮部尚書徐光啟等人,則指揮著錦衣衛和內廷太監們,將熹宗皇帝棺槨運至午門外的輅車之上,然後帶著午門外等候的其他有資格參與廷議的京官和勳貴武臣一起,簇擁著天啟皇帝的棺槨輅車,在京師三大營精選士卒的護衛之下,先行出城,往昌平方向而去。

    京師距離昌平天壽山陵區雖然不遠,但也有六十多裏的路程。而且一路上,但凡遇到橋梁或者幅度較大的彎道,送葬的官員勳貴們還要跪地大哭一陣子,所以需要的時間比正常行進要久一點。

    熹宗皇帝生前從未乘用過的那架四輪輅車,如今成為他的靈車,前麵十二匹白馬拉著,後麵則跟著人人皆著孝衣孝帽的勳貴京官們。

    就這樣,為天啟皇帝棺槨送葬的隊伍,一路上走走停停,官員勳貴們在內閣首輔李國鐠帶領下跪跪起起,一直到了日頭就要落山,才總算是到了德陵的外麵。

    李國鐠就帶著送葬的勳貴官員及大隊人馬,在這裏停靈,一邊稍事休息,一邊等待皇帝駕到。

    熹宗歸葬德陵,這是一件大事。如今的崇禎皇帝當然要來,一來自己繼承了朱由校的皇位,二來朱由校一生短暫而且命苦,實在是值得憐憫。

    再說,如今有了禦用的四輪馬車,皇帝出行不再像過去那樣繁瑣複雜,趁機出宮走走看看也是好的。

    內閣首輔李國鐠帶著大隊人馬護送熹宗皇帝棺槨先行離開之後,崇禎皇帝帶著其他關鍵人員,午時出發,前往德陵方向行進。到了傍晚時分,載著皇帝、皇後以及其他後宮人員的十數輛馬車到了德陵外麵。

    到了明代,皇帝的陵寢自有固定的製度和規矩,德陵當然也必須遵從祖製。

    因此,當崇禎皇帝來到德陵附近,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長長的神道,這也是整個德陵的中軸線。

    神道由青磚鋪就,兩側都是馬匹、大象、駱駝、神獸、文臣、武將等一對對的石像生。

    再往前,是一道石牌樓,叫作欞星門,再往裏就是明樓。

    所謂的明樓,就是一個碑亭,裏麵有神獸馱著一塊巨大的石碑。

    而這塊石碑就叫神聖功德碑,或者神功聖德碑,正麵寫著:大明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神功聖德碑。

    其實,對於天啟皇帝來說,不管是廟號熹宗,還是諡號悊皇帝,都不是太好的字眼,

    別看前麵有著一大串的好話,比如什麽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等等,隻是到了最後,落在一個“悊”字上,就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就把前麵的美好寓意給抵消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