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二一零章 一喜一怒(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太仆寺官員向崇禎皇帝匯報之後,皇帝很快就下令試製,並且對禦用四輪馬車的形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如今的禦用四輪馬車,再也不是過去皇帝專用輅車那麽龐大笨重的樣子了。

    這一次的講武堂畢業典禮,崇禎皇帝之所以能夠當天上午卯時出宮前往通州,而當天下午申時返回宮中,就是因為有了新型的禦用四輪馬車。

    幾輛新型的四輪馬車,幾百個拱衛司和殿前司的禦前侍衛,再加上前後各一千裝備了崇禎一式前裝燧發滑膛火槍的神機營將士,如今的崇禎皇帝隨時都可以在京畿周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了。

    當然了,如今的四輪馬車雖然小巧輕便、轉向靈活了許多,但是因為減震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好,而且也沒有後世的橡膠輪胎,所以一來一回的路途顛簸,相對長途一點的履行,仍然會讓人感到非常的疲憊。

    但是對比過去,如今皇帝往返於通州和京師之間,至少可以當天去當天回了,同時也不會給京師和通州的街市造成多大的影響,而這也是內閣和軍機大臣們同意皇帝再一次往返通州講武堂的一個原因。

    崇禎元年進入十月以來,大明京師內外,令崇禎皇帝感到高興的事情還有不少,比如說京畿之地屯田第一年的大豐收,比如增築了八座棱堡的遼西義州城的修造成功,再比如馬懋才在延安甘泉峪屯田的大獲成功,以及延川河兩岸某處石油自流井的發現等等,都讓如今的崇禎皇帝感到由衷的喜悅。

    早在班固撰寫《漢書》的時代,陝北延長一帶的河穀地區就已經發現了石油。

    班固的漢書地理誌中記載說,上郡高奴有洧水,可燃。而漢書中所謂的上郡高奴縣,就是後來的延安。

    不管西漢,還是東漢,當時都沒有人工開采條件,因此這個所謂的“洧水”完全是淺表性油田在地表壓力之下自流出來的原油。

    這個所謂的“洧水”一直被西北地區的百姓所自發地利用,直到北宋的時候,被科學家沈括命名為“石油”。

    沈括對石油的命名,也是漢語中“石油”一詞的起源。

    杭州人沈括在陝西為官期間,曾經沿著延川河附近進行地理考察,發現在延川河兩岸,一些河邊的砂石之中不斷有黑色粘稠液體滲出,可以點燈照明,後來就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說,延安“境內有石油,此物後必大行於世”。

    至少從此以後,石油就已經開始被有意識地采集和使用了。

    北宋以來,戰爭中反複出現的猛火油櫃,就是利用石油粘稠可燃而不易滅的特性,簡單加工後製作的火攻類武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