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二零二章 進退兩難(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此時也是深夜,兩人又在帳中議論了半個時辰,將撤軍北歸的事情商議出個結果,然後各自分頭召集本部各支頭領安排。

    次日清晨,天色剛亮,自從得知後方遇襲就一直鼓噪著撤軍北歸的敖漢部首領索諾木杜棱,早早就起了床,在一幹心腹部眾的簇擁下,前來向齋桑陳情,希望齋桑能夠同意他先率軍北歸。

    然而,當他帶著一幹心腹部眾,急匆匆地策馬來到位於一處稀疏疏林之中的左翼科爾沁人營地的時候,驚訝地發現,營地之中雖然氈帳猶在,但卻早已是人馬去,氈帳空。整個營地之中,除了個別仍在冒煙的篝火堆外,一片前所未有的安安靜靜、冷冷清清。

    看到眼前這一幕的索諾木杜棱瞬間就明白發生了何事。

    “齋桑你這個背信棄義的混賬!長生天決不會饒恕你們科爾沁人拋棄同伴的罪行!”

    清晨的林間空地上空到處回蕩著索諾木杜棱氣急敗壞的咒罵之聲。

    這樣的咒罵之聲,也很快回蕩在右翼科爾沁人的營地上空。

    腦溫科爾沁部在明末清初的壯大,就是靠著出賣自己的蒙古同胞而實現的。

    最初出賣的是喀爾喀人,然後出賣的是察哈爾人,當喀爾喀諸部北遷漠北、察哈爾諸部西遷歸化之後,現在輪到了與他們會盟的東蒙古小部落們。

    當出賣盟友,成就自己,成為一種習慣。那麽麵對進退去留的艱難抉擇是,他們當然不會考慮別人。

    這一次就是如此。當齋桑與孔果爾在昨天夜裏達成了一致,決定撤軍北歸之後,齋桑沒提其他部落怎麽辦,而孔果爾也沒問,兩人都是心照不宣。

    因為若是沒有其他部落在後麵為他們阻擋追兵,他們又如何能安心撤軍呢?

    事實上如果不是孔果爾這次帶的兵少,營地本來就在整個大軍最北麵的右翼科爾沁人,很可能在入夜時分就率先撤離了。

    右翼科爾沁沒有左翼科爾沁強大,如今在後金方麵的地位也沒有左翼科爾沁高,再說這次前來,隻是助拳而已,本來的打算,也隻是跟著渾水摸魚,搶點人口牲畜等財物,根本沒想過為了左翼科爾沁的仇恨,而拚死奮戰。

    最初聽說科爾沁左翼後方遇襲的時候,孔果爾就有了撤軍的想法,隻是齋桑對其他人隱瞞了這個情況,孔果爾也沒法提及,如今又聽說敖漢部的駐地被明軍襲擊,而且無論男女老少盡皆處死,這次孔果爾是真怕了。

    他不是害怕右翼科爾沁遭遇敖漢部那樣的命運,而是開始害怕這次聯軍南征喀喇沁恐怕也铩羽而歸,他隻帶了一千人,外加三百仆從,如何能在大軍失敗之後逃得性命呢?

    當敖漢部、庫倫部鼓噪撤軍的時候,齋桑沒有發難,讓孔果爾看明白了齋桑的心思,因此齋桑一讓人來請,他馬上就明白該怎麽做了。

    齋桑帶兵最多,四千騎兵,兩千仆從,跟齋桑一路才雖然目標大了點,但仍然是最有希望撤軍成功的那一路。

    而齋桑可以拋棄別人,卻也不太好拋棄孔果爾,要說感情也有點,但卻不是考慮什麽感情或者親情,而是因為,關鍵時刻拋棄別的部落,在科爾沁人中並不算什麽罪過,然而拋棄科爾沁人自己,卻很可能麵對科爾沁諸部共主土謝圖汗奧巴的責難。

    再說這一次孔果爾隻帶了一千騎兵過來,右翼科爾沁的主力仍在後方,就這麽拋棄了他們的台吉,回到左翼科爾沁之後,麵對右翼科爾沁人的發難,齋桑也糊弄不過去。

    就這樣,兩人一拍即合,而且當機立斷,說走就走。

    正好兩個人的營地一個在北,一個在南,而且都在邊緣,後半夜趁著諸部熟睡,連人帶馬走了個幹幹淨淨,居然也沒有被人發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