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五十二章 抄家有理(1/3)

    接下來的兩天,朱大明沒有再接見大臣商議政務,除了批閱司禮監遞進來的折子之外,難得地有了一些閑暇,可以陪一陪後宮的皇後和兩位妃子。

    如今的內閣,隻有三位閣臣,關於裁撤薊遼總督府,同時設立直隸總督府,並由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兼任直隸總督的聖旨下發後,孫承宗先是趕往通州查看並安排直隸總督衙門的駐地等事宜,然後又趕往山海關,坐鎮指揮薊遼總督府的裁撤和搬遷,忙的是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時間來見皇帝議事。

    另一位閣臣李國鐠則全力以赴在處理閹黨案,會同新任刑部尚書喬允升、督察院左都禦史李標以及大理寺正卿劉宗周,根據錦衣衛、東廠偵辦和抄沒的證據,按照皇帝的意思議定閹黨人員的名單,為他們劃分等級,並議定罪名。

    這個事情可不是小事,曆史上直到崇禎三年,閹黨案才算是塵埃落定,而且還沒有完全清理幹淨,致使閹黨與東林的黨爭一直持續到明朝的滅亡。

    曆史上沒清理幹淨是因為崇禎皇帝還是不夠狠辣,抄家抄得不及時,沒有抄到多少有用的東西,全靠負責查辦閹黨案的大臣自己找線索找證據。

    這次當然不能這樣,錦衣衛、東廠的抄家搜證很有效,而且也不全重視證據,有證據的看證據,沒證據的看禦史言官的彈劾,看朝野上下的檢舉,總之無論京官還是地方官,在朝的,致仕的,甚至削籍為民在野的,隻要是閹黨就一定遭清算。

    有人可能會說,這些人中有不少當年投靠閹黨也是不得已,這話說起來是沒錯,但是該抄家還得抄家。

    這些人中有內閣首輔,有尚書侍郎,有勳貴世家,都是家資豪富的大地主、大商人、大宅門,抄他們的家不僅政治上正確,而且經濟上也非常劃算。

    倒不是說朱大明非要與這些人過不去,實在是朱大明找不到其他更加名正言順、大義凜然而且快捷高效的來錢渠道了。

    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對於幹渴到要死的朝廷財政,有閹黨這個近水,又何必非要去尋找遠水呢。

    財政充裕了對誰都有好處,比如說九邊及京營的欠餉問題,雖然沒有全部解決,但至少大大緩解了,士卒因為吃不上飯而流失、逃亡甚至嘩變的風險大大降低了。

    即便是內廷之中,後妃們的日子也可以過得不那麽緊巴了,太監宮女們有了賞賜,臉上也有了笑容,整個皇宮大內之中都輕鬆和諧了許多。另外就是官員的俸祿,也不需要再打折扣了。

    雖說不少官員都是世代官宦之家出身,本身就是大地主或者大商人,根本不靠俸祿生活,但總有一些出身貧寒的清官,要靠本就微薄的俸祿生活,如果一個朝廷連官員的俸祿都不能足額發放的話,你又怎麽能夠要求這些官員潔身自好履職盡責呢?既要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吃草,短期或許可以,但長期肯定不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