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四十章 皇家佃戶(1/2)

    這些天來,楊應乾也是急壞了,前來應募的流民越來越多,但是前期的準備卻嚴重不足。

    糧食還好說,皇帝下了旨意,位於通州左近沿著運河分布的戶部倉場,總算是東挪西湊給勻出來一些糧食,附近的州府縣官也是勒緊褲腰帶,幫忙支應一些,流民來到屯墾的田莊,多少有口粥喝。

    現在的問題是住的地方嚴重不足,有的皇莊之前有太監管理,有一些以前佃戶們住過的房子,還有一些馬鵬牛棚,改造改造就能住人。

    但是隨著人數不斷增多,更多的人隻能是在荒山上挖地窩子、搭草棚子來住了。而且就是地窩草棚都嚴重不夠。

    為了節省耕地,楊應乾、李秉誠等人,對搭建地窩草棚也有了統一的規劃,組織已經安置在附近的屯戶們,就在荒山上一排排地挖地窩搭草棚,幹的是熱火朝天。

    對楊應乾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缺吃少穿,而是自己手下的人手不夠,即便是用上了一些原來的皇莊管理人員,比如太監、佃戶裏的頭目什麽,也還是不夠。

    除了繼續請旨,從京師三大營招募被裁汰下來的冗兵冗員以外,就是從流民之中選取年紀大、有威望的,授予甲長、裏長和莊頭等職務。

    十戶設一甲,十甲設一裏,十裏設一莊。五十來歲的楊八斤,就是這樣被挑出來當了裏長的新屯戶。

    遠在遼陽的老家,早在天啟年間的時候,就被建州韃子給燒毀了。

    想起當年韃子進村的情景,楊八斤現在還是會害怕。

    那些留著豬尾巴的女真韃子,見人就砍,老人小孩兒都不放過,殺完了人,搶完了東西,就放火燒掉村子撤走。

    幸虧當時楊八斤帶著兩個已經成年的兒子上山打獵,看見韃子進村,也沒敢吱聲,躲起來等到韃子走了,回村一看,自己的父母妻女都被殺了,在村子裏的人也都死絕了。

    楊家爺仨哭得死去活來,眼看著日子沒法過了,最後幹脆帶著兒子去投軍當了役夫。

    軍隊不斷打敗仗,不斷死人,逃亡的老兵越來越多,看著打回老家的機會越來越渺茫,楊八斤幹脆也放棄了回老家的想法,帶著兩個兒子,一路南逃,終於逃進了上海關,從此算是性命保住了。

    最後到了通州,多虧了靠著運河混口飯吃,今天給這家打短工,明天給那家當長工,總之就這麽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居然頑強地活了下來。

    然而這麽幾年過來也沒攢下一點錢,眼看著兒子們都大了,該說媳婦兒說不上,誰能看上家裏連一分地都沒有的兒子呢。

    沒想到的是,大明換了個皇帝,果真是換了個天,皇帝連自家的皇莊都不要了,要分給他們這些個苦命人,聽說他這樣的,一家三口全是壯丁,可以授田三十畝,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父子三人沒怎麽合計就決定報名應募了。

    畢竟在運河邊上給人出苦力,雖能混口飯吃,可也不是長久之計啊。更沒想到的是,如今不僅分了田,而且還讓楊相公一眼相中,當上了裏長,這裏長不大,可也管著百戶人家呢,私下裏有明白事的,都管他叫百戶呢,百戶可是個不小的官啊。

    所以這些天來,楊八斤帶著兩個兒子,幹勁十足,不僅給自家挖了地窩,蓋了草棚,還領著裏中的青壯,挨家挨戶給人挖地窩蓋草棚,一些新來的屯戶看他們實誠,還張羅著給他的兩個兒子當媒人說媳婦兒呢,這眼看著日子是越過又有盼頭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