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八百七十六章 請馮總幫忙(2/3)

    “這就是了。既然他們新建的核電站還沒有投產,你們憑什麽認為他們擁有充分的經驗呢?”

    “這是和日本人相比而言的,三立製鋼所迄今為止還沒有建設過任何一座第三代反應堆,他們的技術隻停留在設計圖紙上,具體應用時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可預料的問題。而中國人顯然是已經遇到過這些問題的,並且擁有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更何況,日本人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福島核電站的泄漏問題,我們怎麽能夠相信他們在核電方麵的能力?”

    “福島事件隻是一個偶然事件而已。對此,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發表在《經濟學家》雜誌上……”

    “呃,好吧……”魯伊斯無語了。外行指揮內行真是一件讓人鬱悶的事情,但他又不能不接受拉爾曼的指示,因為辛克角核電站的投資,最終是需要內閣撥付的。再說,中方和日方的條件,也的確是各有千秋,在委員會裏也有一些委員是支持選擇三立製鋼所的,拉爾曼的觀點並不孤立。

    “請安排我分別和中方與日方的談判代表見麵,我要聽聽他們自己的陳述。”拉爾曼交代說。

    “我會盡快安排的。”魯伊斯恭恭敬敬地應道。

    中國核電公司派往英國的談判團隊,有兩名負責人,其中一人名叫鄧景明,是負責商業事務的,另外一人就是馮林濤,負責的是技術事務。

    馮林濤做技術是一把好手,現在已經是全球馳名的核電技術權威。但要說到商業談判,馮林濤就完全是一個菜鳥了,以他那隻擅長於科學計算的頭腦,實在理解不了談判場上的爾虞我詐。

    前一段時間,中方團隊已經與辛克角核電站項目委員會進行了好幾輪接觸,談的都是技術方麵的問題。馮林濤在那樣的場合裏如魚得水,侃侃而談,征服了包括魯伊斯在內的一幹英國核電專家。魯伊斯說項目委員會更傾向於接受中國公司,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折服於馮林濤的講述。當然,如果馮林濤介紹的技術不夠先進,魯伊斯他們也不會動心的。

    這一次,項目委員會通知中方團隊,說英國內閣大臣拉爾曼要與團隊會麵,鄧景明不敢怠慢,馬上找到馮林濤,與他商量會談策略。

    “林濤,這次會談,和前麵那幾次可大不一樣。聽魯伊斯的意思,這個名叫拉爾曼的內閣大臣更傾向於三立製鋼所,對我們似乎有些偏見。”鄧景明說。

    “歐洲人一向如此。”馮林濤說,“他們看不起亞洲人。在亞洲人中間,他們又更相信日本人,而對中國人存在著歧視。魯伊斯是搞技術出身的,了解國際核電技術的發展現狀,所以對我們的態度還是比較公正的。你說那位拉爾曼對我們有偏見,我並不覺得意外。”

    “但我們必須扭轉他的偏見,讓他認識到我們的技術才是更先進和更可靠的,三立的技術並不如我們。”鄧景明說。

    馮林濤輕鬆地說:“這個也容易吧?我們兩家公司的技術指標都放在那裏,隻要是懂行的人,一看就能知道誰優誰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