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八百三十三章 例外條款(1/3)

    馮嘯辰和祁瑞倉,自然是王振斌請來的救兵。祁瑞倉在五年前便離開榆北,仍返回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任職。在榆北的幾年,他親身參與了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過程,結合自己的經濟學知識,提出了有關產業振興路徑選擇的理論。他與碩士時候的同學丁士寬聯手,把這一理論進行了完善,將其歸納為一條所謂“產業複興曲線”。他們撰寫的論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之後,受到廣泛關注,他們提出的這條曲線也被命名為“祁-丁產業複興曲線”,或者簡稱為祁丁曲線。

    歐美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出現了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的問題,諸如美國底特律、英國伯明翰等老工業區的產業轉型都遭遇了困難,當地產業凋零,人口日漸減少,出現了不少社會問題。祁瑞倉和丁士寬提出的產業振興路徑選擇理論,雖然是中國經驗的總結,但對西方國家也有一定的啟示,所以非但學術界對這個理論感興趣,像歐盟委員會這樣的官方機構也在研究這一理論。

    埃米琳就是經濟學出身,在歐盟委員會也做一些理論研究工作,所以知道祁丁曲線這件事,捎帶著對祁瑞倉這個名字也非常熟悉。她向博瓦德提示了之後,博瓦德也想起這回事,對祁瑞倉難免也就要高看幾眼了。

    高磊和祁瑞倉都屬於在西方經濟學界有點名氣的學者,但二人的名氣又有所不同。高磊的名氣,在於他擅長於批判中國的製度,偶爾還能曝點猛料,能夠滿足國外學者偷窺癖。祁瑞倉的名氣,則在於他提出了一套產業振興的理論,不僅對發展中國家有啟發,對於西方發達國家也同樣有啟發。

    一個是專業拆台的,一個是專業搭台的,學術界如何看待這二人,另當別論,對於歐盟委員會這種實務部門來說,自然是對後者更為尊重。好歹後者能幹點事,而前者除了賣弄口舌,還能幹啥?

    馮嘯辰和祁瑞倉坐下後,王振斌簡單地向他們介紹了一下剛才的情況,又把博瓦德帶來的報紙和文件複印件都拿給他們看了一眼。見對方居然拿到了內部文件的複印件,馮嘯辰和祁瑞倉也都無語了,這特喵都是什麽事啊。

    “博瓦德先生,聽說你們剛才提到了有關政府補貼的問題,你們的疑問是什麽?”祁瑞倉開口了,他在美國呆了好幾年,對國際規則的了解比馮嘯辰和王振斌更勝一籌,所以這個問題是該由他來應對的。

    博瓦德說:“是的,我們注意到,中國政府為本國的製造企業投保首台套保險提供了補貼,這使中國的製造企業在與歐洲企業競爭時,擁有了更多的優勢。我們認為這種補貼政策是不合理的,有悖WTO的規定。”

    “有悖哪條規定?”祁瑞倉問。

    “WTO中的國民待遇原則和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博瓦德說。

    祁瑞倉聳聳肩膀,說:“博瓦德先生,你說的是一般規定,在WTO的原則中是有例外條款的,那就是如果是政府采購,則不受國民待遇原則的限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