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七百九十五章 都是戲精(2/3)

    相比之下,中國人卻一直都在含辛茹苦地為長遠的未來進行積累。50年前,他們在人均收入還不到100美元的時候,就節衣縮食,通過“156項重點工程”建立起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係。20年前,他們在人均收入不到300美元的時候,就製訂了一個雄心勃勃的重大技術裝備研製計劃,目標是在化工、冶金、電力、交通等領域形成獨立自主並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裝備製造能力。

    對於這樣一個對手,歐佩克實在是有些過於低估了。

    “加勒德先生,澳大利亞政府是否有意引進中國的這項技術呢?”格雷姆問道。

    加勒德微微一笑,說:“是的,鑒於國際油價不斷上升,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石油進口國,不得不考慮替代石油的方案。中國方麵承諾可以為我們提供交鑰匙工程,項目造價也在我們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所以,我國政府對於這項技術引進是持積極態度的。當然,如果國際原油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我們也可能會考慮其他的方案……”

    說到這裏,他向兩位歐佩克官員遞去一個諱莫如深的眼神,能不能聽懂這句暗示,就看對方的悟性了。

    布拉德曼和格雷姆就是幹這行的,豈有聽不懂對方暗示的道理。布拉德曼遲疑著問道:“加勒德先生,你認為在油價達到什麽水平的時候,貴國政府會放棄這個項目?”

    加勒德說:“煤製油技術對於澳大利亞是非常重要的,我國政府不可能放棄這個項目。但是,如果國際油價達到每桶40美元以上,我國政府可能會更急於推進這個項目。”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了,他沒有承諾完全放棄煤製油項目,但後一句話則在暗示如果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則煤製油項目的建設可能就會無限期地推遲下去。政府決策是多種利益平衡的結果,在油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企業和居民都會有更大的動力要求政府上馬煤製油項目,政府為了取悅於民,自然就要做出表示。但如果油價在大家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而煤製油的成本又高於石油煉化,那麽各方的動力就會消失,政府也就懶得再生事端了。

    “可是,據我們的測算,即便是國際油價達到60美元,采用中國工藝的煤製油依然是不經濟的。加勒德先生提出的40美元,是不是有些太過於低估了?”格雷姆問。

    加勒德聳聳肩膀,說:“格雷姆先生,你應當再考慮一下澳大利亞政府對於能源安全的擔憂。在煤製油和石油煉化的成本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煤炭資源豐富,而石油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是寧可多花一些成本,也要推進煤製油項目實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