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盡其才(2/3)

    馬茨克皺了皺眉頭,說:“中國人不會答應這個條件的。”

    “那麽,我們就隻能向他們說抱歉了。”海因茨爾聳著肩膀說。他原本就不希望中國人參與這個項目,如果因為修改了規則而導致中國人退出,他是最沒有心理壓力的。

    馬茨克就不同了,他是最支持中國人參與的,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就什麽事都辦不成,而中國人恰恰是來給他送錢的,他怎麽能把中國人推出去呢?

    “技術折價的說法,是可以考慮的。但要把我們提供的技術和聲譽折算為30億美元,恐怕有些不合情理,中國人肯定要提出質疑的。”馬茨克委婉地反駁著海因茨爾的意見。

    凱爾維受到了海因茨爾的啟發,說:“關於技術和聲譽的折價,我們可以做一些讓步。但同時我們也可以提出,在整個項目中,各參與單位按照自己所擅長的方向,分擔項目的各個部分。中國人在基建方麵有豐富的經驗,我認為可以把上船體的建築物交給他們建造,從重量上說,這部分建築物占整個鑽井平台的比重已經超過25%了,中國人應當會覺得滿意的。”

    “哈哈,這是一個好辦法!”

    眾人一齊笑了起來,有幾位還象征性地拍了拍巴掌,以示對凱爾維的讚賞。

    半潛式鑽井平台的結構包括下船體、上船體和立柱三個部分。下船體也叫浮箱或者沉墊,是一些體積巨大的水箱,工作時懸浮在水下20米左右的地方,起到穩定整個鑽井平台的作用。上船體也稱為工作平台,是一整塊平麵,用鋼板製成,也可用鋼筋混凝土製造,在其上麵可以布置鑽機、艙室等設施。立柱是連接下船體和上船體的柱子,每根柱子的直徑可以達到若幹米。

    半潛式鑽井平台的工作原理,就是依靠下船體浮在水裏,通過立柱支撐起上船體,然後在上船體上布置鑽井設備和工作、生活設施。由於下船體懸浮在水下很深的地方,抗風浪的能力很強,所以整個鑽井平台能夠在複雜海況下保持穩定,不會因為風浪而發生傾覆。

    深海半潛式鑽井平台的設計和建造涉及到許多關鍵技術。從設計上說,平台的尺度和結構要能夠適應複雜海況的要求,尤其是在深海區域,風浪比淺海區域要大得多,平台設計時要考慮到橫向波浪撕裂力、橫向波浪扭矩、縱向波浪剪切力、垂向波浪彎矩、縱向甲板質量慣性力、橫向甲板慣性力等等,涉及到許多複雜的計算模型。從建造上說,如何選擇耐腐蝕、耐疲勞的材料,如何設計焊接工藝等等,都是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題。

    相對而言,修建上船體的建築物就屬於比較簡單的工作了,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技術難度,但的確夠不上關鍵技術的範疇。說得難聽一點,找個裝修公司就能夠把這些事情做下來了,光掌握這樣一些技術,離能夠自行建造整個鑽井平台還有十萬八千裏的距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