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對這個時代(2/3)

    “可是,你在榆北做的不就是政府工作嗎?你不希望自己的權力大一點?”謝克力也加入了討論。他在財政部工作,而財政部無疑是一個權力極大的政府部門,謝克力肯定是要為自己的部門爭一爭的。

    祁瑞倉大搖其頭,說:“恰恰因為我在招商局工作了好幾年,我才更深刻地認識到政府的作用必須受到約束。我們榆北招商局的工作,總體來說是有效的,大家也非常敬業。但不可否認,從局長到普通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都有個人的訴求,有的是追求政績,有的是追求招商獎勵,還有一些甚至帶有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

    在理想的政府行為模型中,政府應當是追求市場利益最大化的。而實際上,政府追求的卻是自身的政績最大化,這就是目標的偏差。比如說,我們在招商的時候,引進了一些有汙染的企業,這些企業經營產生了極大的外部性,這些外部性構成了全社會的成本。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榆北不應當引進這些企業,但政府官員卻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考慮的是引進這些企業有助於自己的政績……”

    “這算是委托代理問題吧?”馮嘯辰賣弄道。他前世是學工科的,這一世卻讀了經濟學的碩士,所以也有些經濟學功底了。

    祁瑞倉說:“沒錯,我正是用了委托代理模型來解釋這種情況,同時引入交易成本和產權的概念,提出政府在產業複興中的角色選擇問題。另外,我在招商工作中,還認識到政府的決策其實也是存在著缺陷的,這個可以用有限理性的觀點來解釋吧,政府官員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會犯錯誤。市場的作用就在於用多個主體的智慧來修正個別主體的錯誤,如果一味強調政府主導,那麽政府犯了錯誤,經濟就要受到影響了。”

    “我倒是覺得,你們倆的觀點並不衝突嘛。”王振斌插話了。發計委官員也是需要有點理論水平的,所以王振斌平日裏也會看看經濟學期刊,對一些理論概念不算陌生。他對祁瑞倉和丁士寬說:“我覺得,小祁的觀點是市場為主,政府為輔,小丁的觀點是政府為主,市場為輔,說到底就是誰多一點,誰少一點的問題。相比你們倆10多年前的分歧,你們現在的分歧已經小得多了,我記得當年小祁是堅決反對產業政策的,現在他已經能夠接受政府的角色了,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嘛。”

    祁瑞倉點點頭,說:“我承認,我過去的認識是有些偏頗的。在榆北工作這幾年,我看到了政府在市場培育中發揮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政府的幹預,以榆北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的情況,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產業轉型,建立起初步的市場製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老祁在榆北的政府官員中,是一位堅定的製度大師。榆北的很多製度,都是老祁幫助建立起來的,包括外來投資商的行為規範、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人才流動的規定等等。沒有老祁,榆北的市場規則不會像現在這樣完善的。”馮嘯辰笑著向大家介紹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