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六百九十七章 博士也是戲精(1/3)

    “我這可就是徹底地背叛師門了。”

    馮嘯辰喜滋滋地把王宏泰同意放人的消息告訴徐致遠時,徐致遠半是釋然、半是惆悵地說。

    半年來在濱海二化的實踐,讓徐致遠深深地愛上這份工作。相比成天琢磨期刊編輯的口味,絞盡腦汁地把一個沒啥意思的觀點包裝成一篇美侖美奐的學術論文,徐致遠更喜歡這種能夠直接與生產一線需求相結合的研究工作。工業生產中的技術問題,並不像高校裏的研究課題那樣追求理論高度,有時候也許隻需要用到一些很基礎的知識就能夠解決,但產生的價值卻是難以估量的。蔣憲宇他們或許是學術功底不夠,或許是離開學術圈的時間太長,有些問題一下子看不透,徐致遠作為在讀的博士生,在這方麵反而有更強的優勢。

    徐致遠從小的理想就是要當一名科學家,他想象中的科學家就是能夠發明一台新的機器以造福社會的那種人。讀中學的時候,化學老師給他們這些學生講過一些有關中國化工產業的事情,感歎中國的化工技術落後西方數十年,許多基礎化工原料都要依賴進口。徐致遠大致就是在那個時候,萌生出了要學化工專業的念頭,並最終得以實現。

    大學四年,碩士三年,然後又考取了國內化工界大牛王宏泰的博士生,但徐致遠卻發現,自己離著少年時代的理想不是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遠。王宏泰在學術界的名氣很大,在許多個學術機構都有兼職,行政事務繁多,已經漸漸遠離科研一線了。但也正因為社會兼職多,王宏泰申請課題幾乎沒有難度,很多時候都是各種基金直接找到他門上,請他去申請。由於申請課題的門檻低了,王宏泰也就不再需要像最早的時候那樣窮經皓首地去琢磨科研方向,而是隨便開個腦洞,就安排手下的博士、碩士去查文獻,寫立項報告,而且屢屢能夠輕易過關。

    徐致遠上博士之後,成為王宏泰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有大量的課題立項申請和結項報告都是出自於徐致遠之手。客觀地說一句,做這些立項申請,也是博士生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徐致遠正是在檢索各種文獻的過程中,磨礪了自己的科研素養,對於國際學術前沿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然而,徐致遠並不滿足於做課題、寫論文。中國學者在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越來越多,但對應領域的技術水平卻並沒有因此而得到促進。徐致遠來到濱海二化現場,與蔣憲宇、鮑劍林等一線科研人員聊天,得知化工設備領域裏的技術進步,大多來自於從國外引進的技術,以及工程技術人員們的研究,高校的研究與生產一線似乎總是隔著一些什麽障礙,有些坐而論道的感覺。

    於是,徐致遠萌生了要到實踐部門去工作的念頭,而不是如王宏泰過去給他設計的一樣:做博士後,然後留校任教,用八到十年的時間拿到教授職稱,躋身國內一流學者的行列。

    “我們也需要一流學者。”馮嘯辰曾經這樣對徐致遠說,“我們目前的確還很落後,但未來是要進入世界第一梯隊的,屆時就需要有世界一流的理論來引領,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走學習、模仿的道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