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六百四十三章 來了個美國博士(2/3)

    祁瑞倉到美國之後,聯係了在美國時候認識的中國留學生以及一些合作過的學者,請他們幫助介紹美國企業到榆北去投資。他是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術功底很好,再加上在榆北工作的實踐經驗,與人談判時很有一些鼓動能力,居然真的說動了十幾家美國企業表示願意去榆北看看。

    時下美國本土的製造業也正麵臨著嚴峻的生存壓力,不斷攀升的勞動力成本使大多數製造業企業的產品失去了競爭力,來自於日本、亞洲四小龍以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搶走了美國公司的客戶,這些公司要想生存下去,隻能想辦法尋找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方,把生產線遷移過去。

    祁瑞倉深深地知道美國製造業企業麵臨的困境,他有針對性地向這些企業介紹榆北的情況,告訴他們說榆北的勞動力成本隻相當於美國的1/20,而且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榆北工人的素質非常高,不但技術過硬,而且非常服從勞動紀律,後一條是諸如印度、墨西哥等國的工人所不具備的。

    祁瑞倉的這次招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經他牽線到榆北來考察的美國企業有七八家最終落地,投資額達到兩千多萬美元,解決了幾千下崗工人的就業問題。按照榆北招商局的獎勵製度,祁瑞倉獲得了相當於招商引資額千分之五的獎金,倒也彌補上了他去美國的花費。祁瑞倉也因此而在招商局贏得了普遍的尊重,畢竟,這種能夠跑到美國去拉來一幫企業的本事,其他人是沒有的。

    在美國招商期間,有一位祁瑞倉往日的同學向他介紹了麻省理工大學的一位留學博士,名叫陳紵。陳紵研究的方向是海洋工程,與其他專注於學術研究的博士不同,陳紵的興趣完全在實業上。他發明了許多海洋工程機械方麵的新技術,申請了好幾十項專利,準備畢業之後便在美國創業,開辦一家屬於自己的海洋工程機械公司。

    祁瑞倉與陳紵交談了兩次,了解到陳紵手裏的確有許多不錯的技術,但關於在美國創業的設想,卻是極不現實的。祁瑞倉動了念頭,想把陳紵拉回榆北去創業。他拿出全身的解數,給陳紵分析了在美創業的幾十個不利因素以及回國創業的幾十個有利因素,最終讓這位技術宅人下定了決心,表示畢業後就回國去,投奔到祁瑞倉的手下,在榆北創立自己的公司。

    祁瑞倉對陳紵寄予了厚望,甚至認為陳紵的公司有可能是振興榆北的一個關鍵因素。回國之後,他把這個情況向馮嘯辰說了好幾遍,與馮嘯辰推敲如何扶持陳紵,如何讓陳紵的企業在榆北得到健康的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