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六百二十七章 鐵礦石換設備(2/3)

    “隻是傳聞,隻是傳聞,還沒最後定呢。”王偉龍低聲地糾正著馮嘯辰的話,但語氣裏那股得意的感覺卻是掩飾不住的。

    馮嘯辰的消息自然是非常靈通的,有關王偉龍要接任羅冶廠長的事情,他早有耳聞,此時聽王偉龍這話,心裏就更加確定了。他豎著一個手指頭,說道:“老王,衝咱倆在當年冶金局的交情,鐵礦石的事情,我幫你解決。不過……”

    “5兆瓦大型海上風電機組的預研,我們投2000萬。”

    王偉龍不等馮嘯辰說完,便幹脆利落地做出了承諾。

    馮嘯辰上任尹始,便推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裝備研發計劃,要求對21世紀前半期的若幹重要裝備開展預研。這個計劃是由公司戰略規劃部提出的,但具體的研究任務必須落到各家裝備製造企業去完成。由於國家全麵轉身市場經濟體製,政府對企業的管轄權已經大為縮減,像這種需要巨大投入的研發任務,國家除非能夠直接投入資金,否則很難要求企業主動去完成。

    馮嘯辰的做法,是找各家企業商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加上誘之以利,讓各家企業認識到這件事情是自己應當做,同時也是對自己有好處的。羅冶作為一家在電驅動方麵有深厚積累的企業,分配到的研發任務便是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這是遠遠超出當前國際技術水平的一項研發任務,但如果能夠拿下來,羅冶在10年後就能夠在這一領域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對於羅冶的長遠發展是有重大意義的。

    馮嘯辰去向羅冶推銷這個項目時,羅冶的領導層一方麵是怦然心動,另一方麵又表示力有不逮。當然,這個力有不逮也是對外人說的,其實就是先叫叫苦,以便討價還價。現在羅冶要求馮嘯辰幫忙,馮嘯辰說出來一個“不過”,王偉龍還能猜不出馮嘯辰的意思嗎?要求人辦事,自己總得有所表示,所以王偉龍便爽快地答應拿出2000萬來做這個風電設備研發項目,其實這也是羅冶內部已經決定的事情了。

    “50台自卸車,差不多2億人民幣的業務,你光拿出2000萬來做風電,是不是有點太摳門了?”馮嘯辰不滿地說道。

    “2個億隻是銷售額好不好?我們造車沒有成本嗎?”王偉龍叫著撞天屈。

    “你們的自卸車報價本身就比在國內高了三成,而且你剛才還說了,如果有50台車的批量,你們的成本還能降低一成,這一裏一外,你們起碼有1個億的利潤,你敢否認嗎?”馮嘯辰道。

    王偉龍的口氣立馬就軟了幾分,支吾道:“哪有那麽大的利潤嘛,產品出口到非洲去,我們還要派工程人員過去培訓和維護的,這個成本也很高。這50台車,我們最多也就是5……呃,最多也就是6000萬的利潤,拿出三分之一來搞風電設備,也不少了。”

    “4000萬,專款專用,明年年底之前完成老吳交給你們的第一個節點目標,否則,我現在就回去幫林重談判去。”馮嘯辰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