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五百八十章 難度大了(2/3)

    “現在呢,咱們還能做到嗎?”潘才山問道。

    謝富剛搖搖頭,道:“隻怕是夠嗆吧。當年我們廠有所謂八大金剛,還有什麽十八羅漢,都是各車間技術最過硬的那些老工人,有些老師傅早在偽滿那個時候就已經在工廠裏當工人了,到70年代,你算算多少年的工齡,那技術可真是頂呱呱的。可到80年代,這些工人都退休回家了,新進來的一幫小年輕,跳迪士科個個在行,學技術就成了個熊包。讓這些人去搞壓縮機,我看懸。”

    潘才山微微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鍾總工,你接著說吧。”

    “好。”鍾卓元應了一聲,又接著剛才的話頭說了下去:“咱們當年引進了PCL技術,還生產出了一台樣機,後來被調到青東省那邊去用了,聽說應用效果還不錯。不過,咱們當時的製造工藝的確有問題,就像老謝說的那樣,是靠一群高級技工用老式的普通機床一點一點加工出來的,效率太低。後來國家沒有訂貨,咱們也就把這項技術給放棄了,差不多從1978年到現在,咱們都沒有再生產過一台PCL壓縮機。”

    “如果現在撿起來,還能生產嗎?”馮嘯辰問道。

    鍾卓元道:“當年的圖紙都還在,如果是照原樣生產,再加上能找到得力的工人,再生產出幾台應當是沒問題的。但是,咱們當年生產的是5兆瓦的型號,而這一次西氣東輸需要的是20兆瓦和30兆瓦的型號,咱們必須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才行。”

    “重新設計可不容易。”技術處長衛學根插話道,“功率增大,可不是簡單地把零件同比例放大就可以的,各種受力關係都需要重新計算。另外,當年咱們引進的技術就已經落後一代的,是意大利60年代的技術,現在都已經是90年代了,我們不可能還照著原來的思路去開發新壓縮機,而是要采納一些最新的成果,這個難度就很大了。”

    張越道:“衛處長的擔心,我明白,我過去在企業裏也抓過產品開發,知道開發一個新產品的難度。壓縮機這個產品,我沒有接觸過,衛處長能不能給我們分析一下,以咱們目前的技術力量,能不能拿下20兆瓦機組的開發和製造任務。”

    “這個嘛……”衛學根扭頭去看鍾卓元,鍾卓元遲疑片刻,輕輕點了點頭。衛學根會意地轉回頭來,說道:“如果廠裏能夠給予足夠的支持,我們技術部門還是有信心完成這項設計的。至於生產方麵,老謝說說吧。”

    謝富剛道:“生產方麵的情況也是如此,廠裏如果有決心,我們就能夠做到。廠裏如果決心不足,就不好說了。”

    潘才山嗬嗬地笑了,也不好說他是歡喜地笑,還是在冷笑,他說道:“看來,大家都覺得廠裏的決心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問問衛處長和謝處長,你們說的決心,是指什麽呢?”

    “投入,還有政策。”衛學根應道。

    “什麽樣的投入,什麽樣的政策?”潘才山追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