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代堆型(2/3)

    果然,聽到彭小桐這樣說,高勇剛並沒有拒絕,他笑著說道:“這個問題,對外我們還是保密的,但在彭處長麵前,還有什麽保密的?小馮,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咱們國核公司的人員了,保密條例,恐怕你也是知道的吧?”

    “我懂的,科工委保密局專門找我談過話的。”馮林濤應道。

    高勇剛此前已經看過彭小桐帶來的有關政審材料,知道馮林濤屬於政治上可靠的人員,於是繼續說道:

    “剛才小馮說到目前國際上比較推崇的兩種堆型就是AP600和EPR,我們經過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也是如此。不過,在關於應當選擇AP600的技術路線,還是EPR的技術路線方麵,我們目前還有一些爭議。

    確切地說,我們目前形成了三個方案,一是搞AP600那樣的堆型,二是搞EPR的堆型,三嘛,就是延續泰山的技術,繼續把老堆型做好。據我們的估計,老堆型至少還有30年的技術生命周期,而小馮剛才介紹的新堆型,到目前為止連一個都沒有建起來呢。”

    在這個年代,還沒有出現關於核電代際的劃分。按照後世的標準,AP600和EPR都屬於第三代核電,其中AP600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AP1000的前身。而泰山的堆型,則屬於第二代核電,與切爾諾貝利、福島都屬於同一代。

    切爾諾貝利事故之後,國際核電領域對於二代堆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從而促進了三代堆的研發。但由於三代堆的技術難度大,成本高,業主方對於全麵轉向三代堆也有一些猶豫。切爾諾貝利事故已經過去了六年,事故的傷痕正在逐漸愈合,許多人犯了“好了傷痕忘了痛”的毛病,又開始大談二代堆的優越性問題了。在這些人看來,切爾諾貝利事故的教訓雖然慘痛,但那是因為前蘇聯的體製所致,怨不了技術上的缺陷。隻要大家再謹慎一點,這種事故其實是不會發生的。

    這種樂觀的情緒一直持續到2011年的福島事故,才算是破滅了。當然,健忘的人類到底會不會再次給自己找一個什麽借口來給二代核電技術還魂,就很難說了,至少到馮嘯辰穿越之前的那個年代,以三代核電取代二代核電,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不過,在1992年底這樣一個時間點上,全球對於二代核電技術還是有一些支持聲音的,國內這種聲音就更強烈了。國內一些人支持繼續搞二代核電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已經通過泰山核電建設取得了經驗,又從大亞灣核電中獲得了來自於法國的技術,正是可以大幹一場的時候。在許多人看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技術水平無法與美日英法德相比,人家搞三代,我們搞搞二代也就罷了。

    當然,有識之士也是存在的,畢竟核電這個係統集中了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專家,他們的眼光是非常敏銳的。高勇剛和梁嶽千,都屬於力挺三代核電的那一批,他們正在尋找同盟者,以擴大自己的聲音。馮林濤雖然隻是一個小年輕,但如果能夠加入他們的陣營,對他們也是不無裨益的。

    聽到高勇剛的介紹,馮林濤向他遞了個眼界,詢問自己是否可以發言。高勇剛伸手示意了一下,馮林濤點點頭,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