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池穀的封口費(2/3)

    內田悠今約談杜曉迪,就是想把這件事糊弄過去,拿幾萬日元堵上杜曉迪的嘴,讓她不要聲張此事。在他想來,杜曉迪也就是一個普通的電焊工,憑空多拿到一年的工資,肯定會笑得合不攏嘴,哪裏還會計較其他的事情。可他不知道,杜曉迪並非一個電焊工,則是一名高校副教授。杜曉迪的工資不高,一年也就是000元左右,可她有一個身家過億的老公,就連她父母,憑著在通原的春酒樓裏所擁有的股份,一年也有幾十萬收入,拿000塊錢來封口,你特喵是寒蹭誰呢?

    “田雄先生,這就是你們得出的結論嗎?”

    聽到田雄哲也的狡辯,杜曉迪的笑容更燦爛了。她原本就是漂亮姑娘,現在年齡大了一些,又多了幾分少婦的風韻,展顏一笑,的確是讓人覺得春風滿麵。不過,她隨後出來的話卻讓眾人感覺到寒意襲襲,一種不妙的感覺籠罩了幾個日本人的身心。

    “如果田雄先生和你們的技術團隊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實在是讓人對池穀製作所的技術水平感到擔憂。鋼材中的鉻含量偏低,使用74號焊絲無法保證焊層中形成預期的晶格結構,這樣焊層的抗拉伸力就會大幅度下降。這方麵的計算模型已經是非常成熟的,難道田雄先生從來也沒有看過這方麵的文獻嗎?”

    “文獻……”田雄哲也愣住了,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他當然是要成和文獻打交道的,可眼前這個女工,居然也提文獻的概念,這和她有什麽關係嗎?他扭頭看了看岩崎直弘,發現對方也是一臉驚愕,不明白眼前出了什麽岔子。他再回轉頭,用試探的語氣問道:

    “杜姐,你不是中國派來的電焊工嗎,你怎麽會了解這些?”

    “我當然是一名電焊工。”杜曉迪答道,“作為電焊工,研究焊接工藝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關於高鉻鋼焊接工藝的問題,我曾經寫過一篇論文發表在焊接學報上,其中主要討論的就是關於焊層晶格結構與抗拉伸強度的關係問題,田雄先生如果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我回國之後可以給你郵寄一份複印件。”

    “焊接學報,焊層晶格結構與抗拉伸強度的關係研究……那篇文章我看過,那位作者名叫杜……我的啊,你不會就是中國京城工業大學的杜曉迪教授吧!”

    田雄哲也下意識地站起了身,用手虛指著麵前的杜曉迪,眼睛裏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杜曉迪的那篇論文是去年發表的,在國際焊接領域裏曾掀起了一場的波瀾,田雄哲也是幹這行的,哪能不知道這篇文章。

    記得當初他還跟手下感慨,這樣好的一篇文章居然是中國人做出來的,中國的技術進步速度真是讓人歎服。他當時就記下了作者的名字,想著有朝一日去中國出差的時候,可以順便去拜訪一下。不過,在他想來,這個名叫杜曉迪的研究人員,應當是一名老學者,最不濟也應當是一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可誰能想到,這個杜曉迪居然是一位漂亮的青年女學者,而且此時就坐在他的麵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