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餾塔(2/3)

    “我們的技術人員已經上了飛機,明就能夠抵達佩羅,具體的事故原因,將會在他們進行檢測之後得出。在此之前,我們將停止全部建設工作,並對已經安裝完成的設備進行檢查,保證不發生類似事件。”內田悠一邊著一邊鞠躬,略有些謝頂的腦門一上一下地晃動著,不一會工夫就已經把厄斯金給晃暈了。

    “好吧,那我們就等待你們的檢查結果,因為耽誤進度而導致的損失,要由貴方全部承擔。”厄斯金毫不客氣地道。

    “會的,我們一定會承擔所有的損失。”內田悠保證道。

    正如內田悠的那樣,來自於日本本土的技術人員在第二就趕到了,他們帶來了全套的檢測設備,還有原始的設計圖紙。因為事關重大,這些人一到現場,就展開了緊張的工作,有的檢測底座斷裂處的情況,有的向負責安裝工作的技術員和工人進行調查,還有人開始搜集當地地震、氣象方麵的有關資料,想從中找出一些足以影響到工程質量的因素。

    “請問你的姓名。”

    在一間臨時辦公室裏,池穀製作所技術部的副主任田雄哲也黑著臉,向麵前的一位工人問道。那工人與田雄哲也一樣,也是黑頭發、黃皮膚,穿著秋間會社的黃色卡基布工裝,但一張嘴,卻是滿口的中國海東口音。他的是漢語,田雄哲也不得不通過翻譯來與他交流。

    “我叫畢建新,是中國海東省會安化工機械廠的電焊工。”那工人回答道。

    “前晚上倒塌的那座分餾塔的底座,是你焊接的嗎?”

    “是的,是我和另外幾位師傅一起焊的。”

    “那麽,你們在焊接的時候,有沒有嚴格地按照工藝規範操作,是否出現了違反工藝規範的情況?”

    “你可以去查工作台賬,看看我老畢是不是那種會違反工藝規範的人。”畢建新的臉也沉下去了,對方分明是在質疑他的工作態度,這由不得他不惱火。

    幾年前,日本化工設備協會的會員企業因為苦於國內勞動力價格過高,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組團前往中國商談業務外包的事宜。在重裝辦的組織下,中國企業形成了一個聯盟,與日方就外包價格問題進行了反複磋商,最終獲得了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價格,中日之間的業務外包合作由此展開。

    這幾年,雖然經曆了一些波折,但雙方合作的規模卻在不斷擴大。其原因自然是由於日元持續升值,導致日本國內的用工成本不斷升高,日本企業不得不更多地依靠中國熟練工人來幫助他們完成海外項目的建設任務。在這些合作過程中,中國工人的技術水平以及紀律性也讓一向追求嚴謹的日本人感到佩服,從而使得這項合作不斷地深化。

    畢建新是會安化工機械廠的王牌電焊工,他是被全福機械公司的阮福根借出來,與全福公司的幾十名工人一道被派往墨西哥工地的。派往海外工作當然是更為辛苦的,阮福根給所有派遣出去的職工都發了三倍的薪金,這也是工人們對於這項任務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