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個層次(1/3)

    岑建威有沒有把高磊的“指導”專門寫進報告裏,外人不得而知。不過,在兩後的工人日報上,刊登出了一篇非常煽情的文章,標題叫作《焊工闖進學術殿堂》,副標題是“記青年電焊工杜曉迪自學成才征服國際電焊專家的事跡”。

    在文章中,記者先回顧了杜曉迪初中畢業進廠當工人,通過努力學習技術迅速成為優秀技工的曆程,記載了有關躍馬河特大橋搶修、大營鉗夾車搶修、電焊工大比武、赴日本培訓等事情,接著便是她如何通過自學掌握了大學課程知識,考取了研究生,並且在國際頂級刊物上發表了文章。這其中,有關馮嘯辰幫她聯絡機時之類的事情,自然是很春秋筆法地被略過了。

    馬爾多前來考核杜曉迪的事情,是文章中最大的亮點。在這件事情上,記者倒沒有撒謊,因為杜曉迪的確憑著自己掌握的知識讓馬爾多歎服了。

    在文章中,還有一個段落,杜曉迪的成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紅,以至於有人造謠她是憑借關係才考上研究生的。而這樣謊言,在馬爾多造訪工業大學之後,自然就是不攻自破了。

    記者沒有明造這個謠言的人是誰,但結合此前在京城的機關和學校裏傳得沸沸揚揚的高磊舉報事件,這篇文章的指向就非常明白了。

    在文章中,還配上了杜曉迪俏麗、陽光,同時略帶靦腆的照片,這無疑加強了這篇文章的傳播效果。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工業大學的傳達室不堪重負,收到的信件數量增加了5倍,每次材料係的生活委員卻取信的時候都得拉著一個行李車才行。

    杜曉迪倒也不氣,她把收到的那些信都捐給了課題組。上麵的郵票會被喜歡集郵的老師和同學瓜分,信紙的背麵則可以作為整個課題組的草稿紙,更有正在談戀愛的男同學從這些信上摘抄優美的詞句與女友分享,這就是後話了。

    半個月後,全國總工會發出通知,號召全國青年工人學習杜曉迪同誌的先進事跡,努力提高自己文化水平,爭做有知識、有文化的新時代工人。

    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裏,高磊都沒有再在公開場合露過麵,許多原本他很喜歡參加的會議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推掉了。他選擇蟄伏的原因,當然並不全來於杜曉迪這件事,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提出的國際大協作理論,經曆了最初的風光之後,已經開始逐漸走向衰落了。

    “榮儒同誌,關於國際大協作的觀點,你最近發表了不少意見,已經得到局同誌們的廣泛關注。今請你過來,就是想聽聽你對這個問題的係統的見解。這是關係到國家戰略的大問題,還請榮儒同誌不要有所保留。”

    在一間麵積不大,但修飾得很雍榮的會議室裏,一位老者麵帶溫和的笑容,向沈榮儒道。

    “好的。就這個問題,我也正在撰寫一份報告,準備向中央進行係統的匯報。今我正好把報告的主要內容陳述一下,請您批評指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