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翔機械廠的危機(2/3)

    這種法,其實也隻是軍迷們的牢騷而已。沒有經濟的積累,軍工的發展是不可能持續的。勒緊褲帶能夠造出兩彈一星,但不可能爆出坦克海、飛機海,不可能支撐起如下餃子一般的軍艦建造。這就像玩紅警那樣,你不造上十輛八輛的采礦車,光知道有點錢就造一輛坦克,最終隻能是完蛋。

    馮嘯辰是有兩世經曆的人,穿越前的他,已經見證了中國軍工的複興,所以對於眼下讓軍工讓路的政策並沒有什麽抵觸情緒。不過,他也知道在這段時間裏有許多令人扼腕的事情,如果能夠有先知先覺,做一些必要的補救,事情的結果也許是能夠更好的。

    馮飛不知道馮嘯辰的想法,他還在念念叨叨地敘述道:“前兩年,國家落實政策,給大家都加了工資,而且也允許廠子用生產利潤來蓋房子,大家覺得日子比過去好了。誰知道,好景不長,從去年開始,國家的訂貨就減少了,任務量還不到過去的一半。今年上半年,訂貨進一步減少,原來每年都有的新裝備研製撥款也中斷了,廠子的日子一下子就難過起來了。目前倒是還勉強能夠發得出工資,再拖幾個月,估計連發工資都夠嗆了。”

    “不會吧?你們是三線企業,工資總是能夠保證的吧?”馮嘯辰問道。

    馮飛道:“目前是能夠保證,不過上級部門了,現在國家號召我們三線企業搞多種經營,要自己創收。上級給我們下達了任務,每年創收收入要占全廠支出的0%,國家相應地減少0%的撥款。可我們那個地方,在大山溝裏,能創什麽收啊?”

    馮嘯辰想了想,道:“二叔,這個事情我也聽過。國家鼓勵一部分三線企業搞軍轉民,發展民用產品,你們在這方麵沒什麽舉措嗎?”

    馮飛道:“這就是我來找你的原因啊。廠領導也了,國家要軍工讓路,軍轉民是我們唯一的出路。可具體往什麽地方轉,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我們到係統內打聽過了,兄弟單位搞什麽的都有,有做摩托車的,有做電冰箱的。山城那個雷達廠,發揮自己的專長,搞了電視機,聽效益還不錯。也有一些饑不擇食,給地方上造兒童玩具、煤氣灶啥的,你這算什麽事?我們好歹也是國家重點軍工企業,我們的技術比蘇聯老大哥都不差,能去和鄉鎮企業搶飯吃嗎?”

    “可我還是沒明白,我能幫你們什麽忙呢?”馮嘯辰問道,他其實隱隱也猜出了馮飛的來意,隻是不便自己出來罷了。

    馮飛道:“現在廠子裏決定要搞民品,但具體搞什麽東西,還不能確定下來。廠領導提出集思廣益,讓大家出去找市場,看看市場上有什麽好產品。我想到你在重裝辦工作過,對國內企業比較熟,所以就自告奮勇到京城來找你問問,看看你能不能給我們廠支個招。”

    找我算是找對人了,馮嘯辰在心裏這樣想到。其實他是不是在重裝辦工作並不是他最大的優勢,他的優勢在於他對未來市場的了解。80年代的人,是很難想出未來需要什麽產品的,大多數人隻能是根據市場上的表現而像沒頭蒼蠅一般四處亂撞,付出大量的學費。馮嘯辰就不同了,他知道市場趨勢,必要的時候,他還能夠提出一些後世才出現的新產品,讓馮飛他們的廠子去搶個先機。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有一件事需要了解,那就是東翔機械廠到底是幹什麽的,有什麽樣的優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