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術交流(1/3)

    這樣做合適嗎?

    馮嘯辰自己也在問著自己。

    從道德上,這些潛規則當然是不對的,甚至可以是一種犯罪行為。比如剛才的那位柳平礦長,為了一己之私而拒絕羅冶的產品,包成明如果要想從他這裏取得突破,隻能是幫他解決女兒出國留學的事情。不管包成明用的手段和名義如何,其實質都是一種商業賄賂,這是有悖原則的。

    但是,這就是時下的社會風氣,馮嘯辰有什麽辦法去改變它嗎?如果羅冶要愛惜羽毛,拒絕接受這種潛規則,那麽唯一的結果就是自卸車滯銷,最終損失的是國家的利益。

    當然,如果有人去揭發柳平的問題,再由上級部門給景泉鐵礦換上一個心底無私的新礦長,或許也能夠打破這個僵局。但馮嘯辰和龍建平心裏都明白,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柳平的所作所為依然是在原則範圍內的,他拒絕國產自卸車的理由完全可以得冠冕堂皇,不會給人抓住任何把柄。就算馮嘯辰智計百出,能夠找到柳平的一個差錯,把他趕下台去,要想換一個完全沒有私心雜念的新領導,也很困難。

    馮嘯辰與沈榮儒探討計劃經濟得失的時候,曾經談到過有關利益主體的問題。計劃經濟的基礎是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沒有利益之爭,大家能夠服從於一個共同的利益。而在現實中,這種大公無私的狀態是不存在的,或者按照馬恩的理論來,人類還沒有發展到大公無私的時代,在這個時候非要假裝看不到各個主體自身的利益訴求,隻能是自欺欺人。

    國家提出要搞商品經濟,從農業的承包製,發展到工業企業的承包製,其實就是承認私利的存在。在擁有道德潔癖的人看來,這簡直就是禮崩樂壞,是一種墮落,但其實,這不過是國家拋棄了不切實際的假象,開始正視現實而已。

    這些道理,馮嘯辰懂,龍建平他們也懂,甚至羅翔飛、孟凡澤這些上層的官員也懂,隻是大家有時候不便公開出來而已。但具體到做經營決策的時候,如果再這樣些冠冕堂皇的大話,那就是掩耳盜鈴了,於事無補。

    想到此,馮嘯辰微微一笑,道:“龍廠長,我聽現在有些企業已經在搞績效承包製,比如企業裏的銷售人員,根據銷售業績是可以拿到一定比例提成的,不知道咱們羅冶有沒有這樣做?”

    “這個……”龍建平遲疑了一下,點點頭道:“我們也有類似的規定。”

    馮嘯辰道:“哦,既然如此,那龍廠長覺得合適嗎?”

    龍建平也笑了,馮嘯辰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但至少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很顯然,馮嘯辰也在顧忌自己的身份,不便於直接表態,人家是來給羅冶幫忙的,龍建平當然無法強迫馮嘯辰明確地出自己的意見,能夠有一個這樣的表示,已經是不錯了。

    “既然是這樣,那麽包總,還有馮處長,我們廠裏再商議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再給包總答複,你們看如何?”龍建平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