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三百九十章 關於計劃經濟(2/3)

    沈榮儒把馮嘯辰的情況在心裏梳理了一下,總結道:“你的意思是不是可以這樣,計劃經濟要求各個經濟主體是利益一致的,不存在討價還價的過程。而我們國家,當然,對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是如此,各個地方或者各個企業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要求的,他們在執行國家計劃的過程中,要和國家討價還價。這樣一來,這種經濟模式就不能算是計劃經濟了,而是具有了市場經濟的特點。”

    “就是這個意思。”馮嘯辰道,“市場經濟是用錢作為交易的一般等價物,而我們體製內的討價還價,卻是用投資、原材料供應、領導的職務、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等等作為一般等價物。你答應我的條件,我就好好幹活,讓你的計劃得以實現。你如果不答應我的條件,我就用各種方法磨洋工,讓你的計劃完成不了。

    用錢作為一般等價物,好歹價值是明確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明碼標價。而用職務、生產積極性等等東西作為一般等價物,價值是模糊的。你答應了我的條件,我還可以繼續磨洋工,以便提出更多的條件。這樣一來,計劃經濟已經談不上了,市場經濟的優勢也無法發揮出來,這就是一種最糟糕的模式。”

    “得不錯啊!”沈榮儒麵有喜色。馮嘯辰的這些觀點,其實也是沈榮儒曾經思考過的。或許是因為受到舊思維的限製,也可能是因為他在潛意識裏還覺得計劃經濟是一個不可能劃掉的選項,他並沒有把這個問題想得如此透徹。馮嘯辰從一開始就認定計劃經濟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思路更為開放和大膽,倒是讓沈榮儒深受啟發。

    “既然一個地區就是一個利益主體,一家企業也是一個利益主體,那麽就應當明確各個主體的責、權、利,想要獲得利益,就要承擔義務。一切交易都用貨幣來衡量,用你的話,就叫作明碼標價。這個思路的確是有些新意啊。”沈榮儒道。

    馮嘯辰道:“明碼標價的好處在於,一個項目可以由不同的主體來競標,誰開出的價錢最低、質量最好,就交給誰去做。無論是國企,還是鄉鎮企業,甚至於私營企業,有條件就可以承接國家的項目。這樣一來,國企的官僚作風也就必須要改變了,否則就會在競爭中落後於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對於那些不思進取,在競爭中失敗的企業,哪怕是國企,也要允許他們破產、倒閉,退出市場……”

    “打住,打住!”沈榮儒不得不攔住了馮嘯辰,他搖著頭,帶著幾分無奈地道:“馮啊,你的思想的確是夠活躍的。不過,步子還是要緩一點,不能太急躁了。國有企業能不能破產的問題,還是比較敏感的。你作為一名研究生,現在就涉足這種敏感的理論問題,不太妥當。”

    “呃……”馮嘯辰無語了。如果不是沈榮儒攔著,他差點就想國企不但可以破產,還可以被其他經濟形式兼並,這在這個年代裏可就算是大逆不道的觀點了。沈榮儒及時地攔住他,當然不是因為怕他們之間的談話會泄露出去,而是提醒他在其他場合不要這樣,更不要把這一類的想法當成研究方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