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三百三十章 有七成把握(2/3)

    尚仁業便又轉向馮嘯辰,用恭敬的語氣道:“嗯嗯,馮處長請指示,隻要是我們樂城市能夠辦到的事情,我們絕無二話。”

    馮嘯辰擺擺手,笑道:“尚市長言重了,我哪敢有什麽指示。關於樂城電視機廠的事情,我在省裏的時候和省經委的李主任也探討過,認為主要的困難還是在於配套的問題。電視機廠的建設涉及到資金、外匯額度、建設物資以及未來建成投產之後的元器件供應等問題,這些問題樂城市是不是能夠自己解決呢?”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一個地區要新建一家工廠,是需要由國家批準的。國家批準不僅僅意味著一紙批文,還包括了由國家提供建設所需要的資金,進口設備使用的外匯額度,鋼材、水泥等建設物資,以及工廠建成之後的原材料供應,統統都要納入國家計劃予以保證。

    書本上寫的計劃經濟,是一幹穿著白襯衫的精英人才坐在計算機中心,拿著投入產出表計算物資調配、資金投放,遍布全國各地的企業照著計劃清單開始工作,談笑間gdp滾滾而出。

    而現實中的計劃經濟,卻是無數摳腳大漢在國家計委的會議室裏拍桌子瞪眼睛,比關係、比貢獻、比嗓門,以便在整個國家的大盤裏爭取到更多的資金和物資。一個大項目就意味著海量的投資,意味著可以安置就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也可以建高檔賓館,買高級轎車,於民於官都有極大的好處。

    據知情人稱,每年三月份國家計委召開的全國計劃會議,在圈內俗稱為“騾馬大會”,指的就是這種沸沸揚揚的場景。

    1978年以來,國家不斷改革經濟管理體製,總的變革方向就是擴大地方的自主權。到198年這個時點上,地方已經擁有了一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外匯和物資,這也就是樂城市敢於申請建設電視機廠的底氣。以樂城市原來的考慮,隻要國家能夠批準樂城建設電視機廠,他們可以自己籌集大部分的資金,再想辦法從國家以及省裏弄一點,就可以把廠子建起來了。至於所需要的物資以及後續的元器件供應,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

    樂城市覺得委屈的地方,也正在於此。他們覺得自己一不要國家出錢,至少不需要國家完全投資,二不要國家保證物資,三不要國家保證元器件供應,隻是需要一個建設許可證而已,國家有必要這樣摳摳索索嗎?

    國家經委方麵也同樣覺得委屈,你有錢不假,你有辦法弄到物資也不假,可是一旦允許你建電視機廠,未來元器件供應的問題就是一個麻煩。你們考慮不到,我們站在國家全局的角度替你們考慮到了,好心好意攔著你們不要一時衝動,你們怎麽就不理解呢?

    馮嘯辰是有先知先覺的穿越人士,算是這個迷局中唯一的清醒者,這也正是他敢答應幫樂城去解決批件問題的原因。現在他要做的,隻是讓樂城市給他簽一個生死狀,未來電視機廠是死是活,別再找國家經委的麻煩。句難聽的,你敢死,我就敢埋,h怕h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